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书法教案(第11课)教学版块(课题) 治印刀法与印章创作 课时 40分钟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篆书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了解几种治印的刀法,重点学习“冲刀”“切刀”。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尝试印章的创作。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感受篆刻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内容 了解几种治印的刀法,重点学习“冲刀”“切刀”。学生通过学习,尝试印章的创作。教学重难点 学习和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篆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篆刻工具、印章作品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做记录。一、引入课题篆刻的刀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冲刀和切刀两种。课程新授1、执刀法有如下几种:切刀法、冲刀法、捏刀法、握刀法。上述四种持刀方法,并非定论,可随个人的喜爱或需要而选择运用,一般采用第一、二种较多。切刀法:执在距刀口约1-3厘米处,用拇指、食指与中指捉住刀杆,无名指抵于刀后,小指辅无名指后,刀杆向怀外斜,与印面成35-45度角。刻时,拇指压下,食指、中指、无名指抵上,使用锋角刀口从怀外向怀内入石,一起一伏,依笔画而刻。此法执运有力,易收沉着含蓄之效。吴昌硕一路印风的印人多用此法。冲刀法:执在离锋口约一寸左右处,以拇指、食指、中指掐住刀杆,中指略往下按,无名指与小指撑住印章的右侧边缘,使刀杆倾向怀内,与印面成锐角。刻时,用刀从怀内往外直刻。由于刀锋入石有偏、正角度不同,其刀法有中锋、偏锋之别。此法多用于单刀和冲刀,一般出锋锐利有力。黄牧甫、齐白石一路印风得印人多用此法。印章创作创作印章,首先需从整体进行构思。采用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字体,朱文还是白文,必须首先定下来,再根据这两点来安排要刻的字。印章以正方形为正格,四字印最为常见,初学者应该先练习这种形式。刻印练习学生实践:在下面的汉印中选择一方,按上面所讲的方法,临刻一方印章。知识链接:吴昌硕与齐白石吴昌硕吴昌硕(1844-1927),原名吴俊,又名俊卿,字昌硕,晚年以字行。他是近代书法、绘画、篆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吴昌硕的书法功底深厚,尤得力于石鼓文,同时又取法汉砖、瓦当、碑额等。深厚的书法功力,对他的篆刻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吴昌硕的篆刻,初学渐派的切刀法,得其涩拙,又取法邓派,得邓石如笔法的圆润遒劲、吴熙载冲刀的明快酣畅、赵之谦布局的疏朗自然,然后直入秦汉玺印及历代碑刻和封泥等,最后自出机杼,一空依傍,形成自己气魄宏大、劲峭古朴、天真浑厚、奇趣天成的个性风格,对近现代篆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等。他是近代的书画大家,也是篆刻大家。齐白石自评其篆刻第一、诗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他的篆刻,初学“浙派”的丁敬和黄易,后来又学赵之谦和吴昌硕。他从汉代《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篆书为方笔。又从奇崛的《天发神谶碑》中受到启发,行笔用刀俱大刀阔斧,尤善用单刀。他治印不拘成法,刚猛爽利,痛快淋漓,平直纵横,不加修饰,被称为“写意篆刻”。三、归整文房四宝作 业 为自己刻制一方名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