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汉字切入,读好课题师:(出示水井图片)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汉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井”字,指导读准后鼻音。)师:“井”是象形字,最初古人根据井口的样子画了下来,慢 慢经过演变,就有了现在的汉字。(生说一说与“井”有关的词语,如井沿、 井里、井口。齐读词语“井沿”,并理解井沿一 词 。)师:(出示“观”字)你能根据字形猜出字 的意思吗?(生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借助右 边“见”字,说说“观”是什么意思。)师:“观”字仅仅是“见”的意思吗?可 以组哪些词语?(观察、观点、参观、观看、观 赏……)师:“观”与“看”的意思有些不同,“观”含 有反复看、仔细看的意思,还有观点、想法的意 思。有时汉字就是一幅画,有时汉字里藏着它的 意思。【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对“井”和“观” 两个汉字已经不陌生,可它们是课题的“题 眼”。这里需要对这两个汉字进行“陌生化” 处理。“井”字教学,以画面还原的方式,弥补儿童生活经验的欠缺。“观”字理解是通过 一组词语,发现“观”字的多义特点,明了 “坐井观天”是青蛙和小鸟在观察天空、谈论 天空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 交流。师:(出示课文插图)“坐井观天”就是坐 在井里看天的意思。【设计意图】以画面中井、青蛙、小鸟的位 置和距离,直观的空间与儿童的经验对接,为 理解课题提供看得明、说得清的表达支架。二、听读故事,读懂文本1. 教师范读课文。2. 伙伴合作学习生字词,有读不准的互相 纠正,做到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 重点检查词语:口渴、喝水、弄错。4. 辨析形近字:“渴”“喝”。师:这两个字非常相似,我们可以借助不 同的部首,从字义上区分它们,口诀记字:渴 了要喝水(氵),喝水要用嘴(口)。5. 辨析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哪”字怎么读?(在这句话中是韵尾,读轻声;在表示疑问代词例如“哪里”时,读第 三声。)6.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遍自由读,第二 遍同桌分角色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7. 趣味圈画,呈现对故事的初步理解。生在学习单上,用自已的方式画一画青蛙和小鸟 的位置,然后说说自已的理解。教师适时点 评、追问、引发讨论。三、书写汉字重点指导“渴”与“喝”字的写法,学生练 习书写生字。【设计意图】“渴”和“喝”是低年级儿童 汉字学习中典型易错的汉字。教师给学生提供 “用”的语境,让生活经验支持儿童的汉字理 解,以汉字理解促进汉字字形的记忆,让抽象 的符号在意义建构中,变得有趣。第二课时一、趣味活动,唤醒经验师:每位同学用手中的一张 A4 纸 ,横 着 或竖着卷成圆筒,向远处看,说说你发现了 什么?(自已独立操作、观察。同桌交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点拨和总结。)卷起的纸筒就像一口 井,我们就像青蛙,看外面的世界,变得很小 很小。【设计意图】经验是思维的基础。对低年 级儿童来说,这篇文章的难点就是空间位置和 视觉范围的变化。基于此,通过动手做卷纸筒 游戏,丰富儿童的体验,进而为进入文本学习 提供经验支持。二、学习对话,梳理脉络1. 一问一答,理清对话。师:本文的故事特别有意思,从第 2 自然 段开始,就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大家数一 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呢?(学生小 声读课文,标注小节号,并完成下面表格。)2. 抓关键词,理解对话。师: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在争论一个什 么问题?他们的说法、态度、位置有什么不一 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学习单。(出示 学习要求和学习单)第一步:自己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不出 声,在课文中勾画出表格中的关键词句。第二步:组长组织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第三步:安排小组成员分工汇报。3. 抓住对比,推进深度理解。 (1)抓语言对比。师:青蛙和小鸟有很多不同点,谁能结合 表格完整地说一说?(学生在自由交流基础上,同伴互说,要求 把以下要点说全。)小鸟:一百多里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没有边际)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别说大话了! 还用飞那么远吗?师:“无边无际”一词中,“际”是本课的生 字,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它的意思。“际”在字典中有几个解释,在“无边无 际”一词中,应该是哪个意思呢?师:无边无际就是形容大得没有边,边和 际都是边界的意思。像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很 多,请大家想一想。(板书:无依无靠、无法无 天、无声无息、无穷无尽……)师:平时,如条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其 实就是说他吹牛,说不切实际的话。师:“还用飞那么远吗?”表示的意思是不 用飞那么远,用反问句表现出了青蛙很不相信 的样子,表达出了强烈的语气,试着读好反问 语气。(2)抓态度对比。师:说说青蛙与小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板书:青蛙 —笑了,朋友;小鸟—也笑 了,朋友)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的笑一样 吗?师:我们可以看出,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 而小鸟的笑是无可奈何。青蛙和小鸟都称对方 为朋友,虽然他们在争论,有不同的看法,但 是说话的态度很友好,这很值得我们学习。(3)所处位置对比。师:说说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板书: 井底、天上)【设计意图】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任务。儿童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需要有方法 做支撑。在这个板块学习中,以学习单做支 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 学会提取信息、梳理信息、得出结论。三、回归经验,理解寓意师:对比青蛙和小鸟对于天有多大的看 法,想想为什么他们的说法有这么大的差别 呢?结合课始做的小实验,青蛙为什么说天 那么小,而小鸟又为什么说天那么大?用“因 为……所以……”句式说一说。师:小鸟说得对,是因为它就生活在天 上,我们不要批评小青蛙,要帮它找到问题所 在,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用“如条……那 么……”句式说一说。师:青蛙因为所处环境的局限,不跳出水 井去,是不能发现自已的眼界、视角有问题的, 它只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小鸟因为飞得高, 所以就能看得远,看得全面。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这个故事,也适用 于我们所有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 得才全面,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设计意图】对故事的理解和道理的提炼, 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环节,创造讨论的情 境,让儿童从不同的视角阐述自己的想法。四、拓展想象,故事延展师:如条你是小青蛙,一定会跳出水井去 看一看。小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他会 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展开想 象,给《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写出一个精彩、有 趣的续编!(同桌讨论,动笔写续编故事。)【设计意图】从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从 理解文本到故事续编,是儿童思维发展不断进 阶的过程,也是将道理理解迁移并生发新的故 事情境的过程。本设计就是要唤起儿童更多的 个性的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