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我做起,做遵纪守法的践行者主题班会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对法制建设的热情。活动形式: 讨论活动过程:一、导入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二、主要内容(一)、学会依法办事。立法——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执法——执法机关只有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司法——司法机关做到违法必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守法——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二)树立法律意识:1.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法律规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在行动之前,我们要想一想“合不合法,有什么后果”,并以此作为评价自己行为是否合法的准则。2.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该怎么办?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毒、注射毒品;9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如何依法办事非诉讼: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诉讼:即“打官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树立法律信仰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法律,运用法律思维、法律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守和捍卫法律。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