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仁爱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资源简介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
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三、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讲述法,情景探究法等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龙山宣传片》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聚落。
像龙山这样的一个地方在地理中叫做聚落,那究竟什么是聚落?聚落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世界的聚落一探究竟。
(板书)世界的聚落
【讲授新课】:
一、聚落的形态
(自主学习)1.什么是聚落?
2.聚落有哪些形态?
(讨论):展示龙山县城区、乡村景观图片,提问:你来自哪里?你体验到了哪些美好生活?
引导、启发学生说出居住在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生活体验,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小结)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聚落 生产活动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交通特点
城市 非农业 集中 高大、密集 发达
乡村 农业 分散 矮小、分散 落后
(承转)请问同学们,如果我们不考虑读书就业等问题,你们更愿意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呢?
生活在城市的确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请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并针对这些城市问题想出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城市的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市,那么在最初乡村的建立是如何选址的呢?什么样的地方更容易形成聚落呢?
二、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活动)多媒体展示五幅图片,提问:请选择一处地点建立聚落?并说出原因。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分析、归纳聚落发展条件。
(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2、以龙山为例,说明聚落由村庄演变为城市发展过程。
3、(活动)图片展示三处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方,请同学们选一处建立自己居住的房子,你会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你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以寒冷、干旱和湿热地区的特色民居为例,说明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我们才能看待这些多姿多彩的特色民居。
(承转)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像这样独具特色、凝聚了先人智慧与汗水的文物古迹,这就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播放微课《世界文化遗产》。
2.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图片。
3.怎样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小结)说到不如做到,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每个人付出一小步,这个世界就会进步一大步,有了每一个人的付出,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七、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内容
2.最佳团队
八、板书设计:世界的聚落
1.聚落的形态:城市和乡村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