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流域图,描述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2、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和防治问题,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黄河视频和音乐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黄河的概况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 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3)、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4)、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汾河与湟水。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师生共同画出黄河轮廓图,并找学生在图上标出有关内容。2、黄河的贡献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引导学生回答。图片展示归纳总结:(1)、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电;(2)、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3)、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3、黄河的“忧患”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黄河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图片展示并讲解:(1)黄河上游地区为何会出现荒漠化问题?与哪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呢?(2)黄河凌汛出现在哪些河段?(学生:上游和下游)为什么会出现凌汛?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结冰期较长,解冻迟。自然因素)(3)黄河流出黄土高原后,进入什么地形区?黄河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有何变化?黄河下游的泥沙约90%来自于哪个河段?(提问)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越来越多,黄河安全吗?为什么?----不安全。因为泥沙越来越多,黄河下游的河床逐渐抬高,两岸就可能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造成洪水灾害。教师小结)由此可见,黄河之害主要在于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正是由于暴雨季节,河水猛涨,“地上河”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承转)找到了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根治黄河呢?4、根治黄河学生讨论回答问题:黄河上、中、下游的治理措施河段 问题 治理措施上游 荒漠化、凌汛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炸冰中游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建水利工程下游 地上河、断流、污染 加固大堤、疏通河道、节水5、学生学以致用,做测试题。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黄河“忧患”在各河段的具体表现、成因和治理措施(对策),懂得了黄河对我国有功也有过, 我们只有合理利用和治理黄河,才能让黄河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四、板书设计、1、小组竞赛展示。2、画出黄河轮廓图并标出相关内容。3、黄河像巨龙的图片以及本节课所讲的四个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