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2民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2民族教案

资源简介

1.3.2 民族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3.通过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4.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回答下列的问题
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2)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多少?
3)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
4)找出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少数民族人口状况
人数最多的: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人数最少的:珞巴族,不到1万人。人数在500万以上的:9个(壮(壮族)、满(满族)、回(回族)、苗(苗族)、维(维吾尔族)、彝(彝族)、土家(土家族)、蒙(蒙古族)、藏(藏族)。有些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少,不到1万人
(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1)读图探究:但是研究民族的分布我们还得用专业的专题地图。
请同学们看图得出汉族的分布特点。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先不着急作答,先请同学们思考阅读这种专题地图步骤和方法。
归纳起来主要是四步:
1.读图名:弄清这张地图展示的是哪一方面的专题内容,是否与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应。2.读图例:明确各种图例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找到并记住想要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图例符号的特征。3.读内容:带着问题,观察主图,读取相关内容。4.得结论:根据问题,把读取的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得出结论。
(2)下面再来具体解决我们的问题──读图得出汉族的分布特点。
1.图名是中国民族分布图,与我们的问题相对应。
2.在图例中找到了汉族,是用黄颜色表示的。
3.在主图中可见黄色表示的汉族分布得很广,但主要偏中部和东部。
4.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汉族分布广泛,主要在中、东部地区。
读分布图的方法和步骤大致如此,但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还要灵活应用。
请同学们在图上标出云南、青海、黑龙江等省区,看看它们主要有哪些民族?
这些省区除汉族外,云南省还有很多民族,如:傣族、哈尼族、苗族、白族、彝族等,云南省是我国拥有民族数最多的省区;青海省还有藏族、蒙古族和回族等;黑龙江省还有朝鲜族、满族等。
请同学们在图上标出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对照图例说出其主要分布着哪些少数民族?略
(3)由上述两题,并读图概括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展示不同少数民族的服装,传统节日等。课堂调查:请问班里的同学中有哪些是少数民族?分别是哪个民族?
每次讲到这里老师都会在班里的同学中进行民族构成的调查,近些年发现两个现象,一就是同学中的民族种类变多了,过去一般有2、3种,现在多到5、6种;第二个现象是我们是在北方,过去班里同学的民族构成主要是汉族、还有回族或者满族,甚至还有朝鲜族或者蒙古族,而这些民族也都是世居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但是近年来还会有土家族、白族等南方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和我们同处一班。
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又说明了什么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学习或工作的需要,祖国各地的人口之间相互迁移,于是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出现。
说明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即就某地而言会有多种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但就一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而言,还是在其世居地相对集中分布。讨论: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
承转过渡: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这方面我国也有相应的民族政策。
探究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1)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会议,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中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藏、维吾尔、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总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政务、货币流通、教育、传媒、电信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如:为了保障一些少数民族饮食清真食品的习惯,北京、江苏、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广州、昆明、成都等多个中心城市,都有专门立法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和管理,其他地方在综合性的法规中也对清真食品的管理进行了规范。
承转过渡: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民族互助团结,共同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民族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国家统一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因为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等原因,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地区得以蓬勃地发展,同时也为祖国的统一稳定、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2)我国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6>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使自治权。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歌谣总结:最后我们用一段歌谣来总结今天的课程:
中华民族五十六,汉族人多遥领先
少数民族五十五,壮族塔塔尔两端
汉族侧重中东部,遍及全国很广泛
少数民族集边陲,西南西北和东北
各族散居也聚居,平等团结力量大
课后拓展:1.请班里少数民族的同学准备介绍自己的祖籍地,包括民俗风情和近年来的变化。其他同学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来准备,请大家做成宣传报的形式,在班里展出。
五、板书设计
民族
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的分布
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进一步学习了我国民族的基本概况,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整堂课利用地图、图片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的进行课堂练习来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