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2河流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2河流教案

资源简介

2.3.2 河流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位置、界线;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古今的航运意义;主要湖泊的名称和分布。
2.了解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知道长江、黄河的主要支流、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主要地形区。
3.知道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了解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及在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
5.了解长江的开发和寻找治理长江的措施
6.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
1.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名称、分布状况,外流区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湖泊对河流的影响。
2.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3.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大家知道举世闻名的三峡建在哪条大河上吗?
学生:长江。
教师:古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指的是哪条河呢?
学生:长江。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江。
课件展示:
长江三峡
【探究活动一】:长江基本概况?
课件展示:长江流域图
教师:通过观察长江流域图,思考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呢?
学生:长江全长6300千米,源自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教师总结:长江不仅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因此长江称为是中国第一大河。那么,长江水量为什么这么大呢?
学生:长江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教师:那么长江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呢?
课件展示:
学生:长江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市,分别是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教师:清楚了长江所流经的省区,那么长江干流又流经哪些地形区呢?
课件展示:
教师:根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区,进而概括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学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师总结:长江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过渡:千里长江,蜿蜒流长,都经过哪些地区呢?1、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所在省?2、各河段的名称?3、上、中、下游支流及干支流汇合处的重要城市?
【探究活动二】:长江各河段的划分及主要特征?
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回答:1、 宜昌(湖北)、湖口(江西);2、通天河、金沙江、长江、川江、峡江、荆江、扬子江;3、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清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及其支流;宜宾、重庆、武汉、城陵矶、湖口。
教师总结:从图中观察可以得出,长江支流众多,其中最长支流是汉江,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于武汉;嘉陵江与长江干流交汇于重庆,岷江与长江干流交汇于宜宾。
长江与南方其它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教师:那么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如何概括呢?先观察长江上游河段的特征。
课件展示:长江干流剖面图
学生:源头至宜宾所在的上游,地处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6000多米,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水流有何特征?
学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多急流、峡谷。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长江干流剖面图,并结合长江流经地形区,可以得出长江上游的河段特征是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课件展示:中下游河段
教师:中游流经什么地区?水流特征如何?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通过观察中游河段图片,可以得知中游河段特征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长江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因此下游河段特征是江阔水深,水流平缓,终年不冻。
【探究活动三】:长江的利用价值?
课件展示:
学生: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水电站。
教师: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新中国建立以后,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其中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防洪等。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长江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南水北调;全流域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60%。我们了解了长江的水能、灌溉价值外,长江还有哪些利用价值呢?
课件展示:
学生:长江的航运价值高。
教师: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60%。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探究活动四】:长江的治理?
教师: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根据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长江有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呢?
课件展示:
学生:长江的洪涝灾害严重。
教师: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
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总结:1、长江洪水威胁最严重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长江形成洪水威胁的原因:①洪水的来源:②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遭破坏。③中游的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泥沙沉积,形成长江的“地上河”,每到汛期,河水排泄不畅,水位抬高,加剧了两岸的险情。3、我国在综合治理长江方面采取的措施:①工程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 洪、蓄洪工程、修建许多水库;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河段,疏浚长江航道;兴建三峡水利工程;②生物措施: 建设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③疏浚航道的同时,加强港口建设;④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建设沿江经济带。
长江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治理呢?
课件展示:洞庭湖湖泊面积及容积的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长江在带来了巨大的价值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水污染、植被破坏引发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治理呢?
教师总结:由于长江上游的森林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因此,上游河段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游的水土流失,使得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严重,也引发了水污染等问题,因此,中下游地区应该防灾减灾,并治理污染。对于长江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治理:1. 加固江防大堤,重点治理荆江河段;2.退耕还湖;3.植树造林;4.修建水库。
五、板书设计
概况 源自:唐古拉山脉 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注入:东海
河段分界 上游和中游:宜昌
长江 中游和下游:湖口
利用 水能宝库——水电站(三峡)
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水资源灌溉
治理与保护 洪涝灾害——加固防洪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退田还湖
生态建设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长江流域分布图,进而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概括长江各河段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江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各河段特征的分析,简要说明对长江的治理与保护措施。考察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读图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解决长江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