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

资源简介

2.4 自然灾害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吗?
课件展示:
教师:由于当时强烈的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自然灾害。
【探究活动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观察图片及课本内容,概括自然灾害的概念?
学生: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教师总结:大家注意,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自然异变和损害。我们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要把握两点,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我们来看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呢?
1.冰雹砸烂了田地里的西瓜;2.化工石废水泄漏,污染水田;3.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4.大风吹落广告牌,砸烂汽车;5.大批青蛙过马路,被车碾死。
课件展示:
教师: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类别呢?
学生: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课件展示:
教师:气象灾害又包括哪些类别呢?
学生: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干旱、寒潮、洪涝
课件展示:
教师:地质灾害包括哪些类别呢?
学生: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
教师:清楚了自然灾害包括的类型,以及知道了各种类型所包括的具体的灾害,那么,这些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探究活动二】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课件展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图
教师:通过观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图,完成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总结:
教师: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地区,思考为什么我国是地震多发区呢?
课件展示:
学生:中国地处地震带上
教师总结: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交界处。中国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教师: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得知,我国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受灾严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可以同时发生各种灾害,而同一地区可以连续发生各种灾害。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探究活动三】防灾减灾?
课件展示:
教师: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台风)卫星云图。
课件展示:
教师: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课件展示:
教师: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课件展示:
教师: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教师总结:近年来,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从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成就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防灾减灾的环节。第一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第二建设防灾工程;第三做好灾前准备工作;第四灾时救援和救助。那当我们遇到地震或泥石流时,该怎么办呢?
课件展示:
学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分布广,并且受灾严重。了解自然灾害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防灾减灾。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那我们自身也要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五、板书设计
概念:自然异变,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分类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分布 干旱(华北春旱)
气象灾害 洪涝(南方)
自然灾害 台风(东南沿海)
寒潮(全国,除青藏高原外)
地质灾害 地震:全国都有地震带,台湾、西南多地震
滑坡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泥石流
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受灾严重
防灾减灾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通过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进而了解我国有哪些自然灾害。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课本文字信息,清楚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进而知道如何预防及躲避自然灾害。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