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2交通运输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2交通运输教案

资源简介

4.1.2 交通运输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体会,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4.能运用资料、不同地图对比,探究影响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学会探究方法。
5.通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6.通过讨论我国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重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含义,详细了解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交通实际情况和我们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本节课我们将以铁路干线分布为例,探讨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师:大家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概括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
课件展示:
学生: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教师:你能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吗 结合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分布图、铁路干线分布图等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我国交通运输网东密西疏,进而使得我国的东西部经济产生巨大的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异,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改变西部的交通运输面貌。
教师:阅读地图册“中国主要铁路”图,找出我国“五纵三横”南北、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
课件展示:
教师:熟悉我国铁路干线,先看横向干线,老师读名称,学生在下面画简图。横向干线主要是三横,从北向南依次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纵向干线主要是五纵,从东向西依次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五纵三横的口诀:铁路三大横,京包包兰通、陇海兰新线、上海至昆明。五纵是京沪、京哈、京广、京九,太焦连焦柳,成昆接宝成。
教师:仔细阅读这些铁路干线,看他们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可循,是如何命名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铁路干线的命名有三种方式,第一种用起讫点所在城市的简称命名,如京沪线等;第二种用起讫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命名,如浙赣线、湘黔线等;第三种用用起点的一个字,用终点所在省的简称命名,如兰新线等。根据铁路干线命名的原则,完成以下练习。
课件展示:
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命名 陇海-兰新线
起点是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终点是城市 湘黔线
铁路所在位置命名 京沪线
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来命名 北疆线
学生:自由发言,并解释原因。
教师总结:
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命名 陇海-兰新线
起点是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终点是城市 湘黔线
铁路所在位置命名 京沪线
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来命名 北疆线
教师: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读“全国主要铁路图”,说出北京、郑州 、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会处?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铁路干线图,完成下表内容。
铁路干线 铁路枢纽名称
京广线与陇海线 郑州
京沪线与陇海线 徐州
包兰线、兰新线与陇海线 兰州
京沪线与沪杭线 上海
京哈线与哈大线 哈尔滨
成昆线与宝成线 成都
浙赣线与湘黔线 株洲
教师:我们本节课引入的铁路干线——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西起西宁,东至拉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课件展示:
五、板书设计
南北纵向干线 京沪线、京哈——京广线、京九线
(五纵) 宝成——成昆线、太焦——焦柳线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东西横向干线 京包——包兰线
(三横)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主要铁路枢纽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清楚交通运输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式学习;运用小组讨论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充分运用图像进行铁路运输干线的研究,对铁路干线进行分解,并指导学生绘制简易的铁路干线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