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1工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1工业教案

资源简介

4.3.1 工业
一、教学目标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工业及其重要性 工业的分布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出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通过同学们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工业产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工业,那么什么是工业生产呢?
课件展示:
教师:工业生产就是开采自然资源(煤炭、铁矿、石油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工业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呢?
课件展示:
教师:工业可以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工业有什么作用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如为农业提供机械、运输工具;为城乡建设提供机械、建筑材料;为交通提供提供设备、材料等;为科学研究提供设备、精密仪器等。
教师总结: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教师:我国工业是如何发展的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在世界各地,几乎都能看到我国生产的商品。
【探究活动二】工业的分布?
教师:观察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思考我国工业是如何分布的?
课件展示:
学生: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教师: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主要分布沿海和沿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逐渐形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并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工业中心。改革开放以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中心成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并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图,概括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少,分布稀疏。
过渡:为什么我国工业呈现这样的分布格局呢?
课件展示:
教师:观察我国长江沿江地带: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带。为什么我国工业城市是沿长江分布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长江沿江地带,工农业发达,人口多,矿产和水能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从而形成我国的沿江经济带。
课件展示:
教师: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中东部人均工业总产值比西部高,说明中东部工业比西部发达。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市场、交通等条件。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沿海多,内陆少;长江下游多,上游少。
五、板书设计
工业及其重要性 工业的生产过程
工业 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中国工业的分布 中东部密集 辽中南、京津唐
长三角、珠三角
西部稀疏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抽象,所以教学时尽力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讲授知识,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例如有关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和地位的资料、图片、所见所闻等,鼓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录像,趣味故事,分组探究等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
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因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举出适当的例证,不仅表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分析钢铁工业基地的形成,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全面考虑,分析影响的多个因素,并进一步确定其主导因素,然后进行深刻的分析。学会一种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基本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