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课标要求】2011版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2.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2022版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教学目标】1. 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2. 了解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3.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多边互动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校平面图的展示交流。(5分)巩固学生对地图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评比的过程中点出问题,引导学生修改和完善平面图。提问:地图的种类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地图有哪些种类?你在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地图?这些地图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任务1 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根据目的,选择正确的地图。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解释地图的的种类有很多,按区域可划分为: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城市地图等;按内容可划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按形式可划分为: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等。依次展示PPT中地图,描述地图中包含的地理信息,让学生说出是那种类型的地图。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地图,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地图呢?首先,我们会根据目的选择地图,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给出情境,让学生讨论选择那种地图。完成教材活动题。根据内容详略选择地图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复习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问: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最后,了解一下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具有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的优势。电子地图,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介绍常用的手机电子导航地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