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社会法制期中考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社会法制期中考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试题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恭亲王奕诉在给咸丰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夷人”指的是( )
A.英法联军 B.日军 C.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措施是( )
A.兴办京师同文馆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开办轮船招商局 D.组建新式洋枪队
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5. 右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6.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幼稚的举人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鸦片战争
7.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8.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操练
10. 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 ④清政府“招抚”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重大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武昌起义——清朝的反动统治迅速崩溃
③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1912年孙中山在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即为三民主义中的(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主主义 D.实现民权主义
1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是针对(  )
A.慈禧 B.溥仪 C.孙中山 D.袁世凯
14.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国闻报》
15.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第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开国大典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卢沟桥事变
16.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7.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18.北仑疫情期间,许多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党委政府的防疫战中,下沉基层,走社入户,协助开展精密排查,服务公众,为打好这场防控硬战聚智献力。志愿者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是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作为首届5G信号全覆盖的冬奥会,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两地三赛区87个场馆以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全覆盖的5G网络,为赛事组织者.运动员.媒体.电视转播商.观众等打造了“智慧观赛.智慧办赛.智慧参赛”的全新体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 )
①我国5g技术先进,已成为发达国家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 一旦在手机上查找什么,很快就会在某手机App里看见这类商品;刚刚浏览了某个主题的新闻,很快某手机App里就会有很多同类事件的内容。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的不合理应用,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约束“算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 )
①杜绝各种侵权行为 ②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④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 2022年国庆期间,记者走访了宁波各大旅游景点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22. 2022年,第27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对校园欺凌现象,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②碰到他人受欺凌时一定要见义勇为,奋不顾身
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就能消除校园欺凌现象
④校园生活中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中获得银牌,但他的这枚银牌引发国内外网友的“打抱不平”,冠军得主加拿大选手的抓板动作有误,网友对几位裁判的打分存在疑议。可是,苏翊鸣却公开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尊重裁判组的意见,感谢所有裁判的付出和辛苦。从苏翊鸣的“公开表示”中,我们可以学到的优秀品质是( )
A.积极走进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B.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宽容他人
C.懂得诚信待人,遇事不逃避不推脱D.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
24.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品牌核心就是诚信”,腾讯CEO马化腾的格言是“唯有诚信,才能长久”,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推崇的是“合作最重要的是诚信”。上述三位企业家的话说明(  )
A.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诚信有利于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C. 诚信成为每个人的价值追求 D.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立业之本
25. 复习法律知识版块时小王做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②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③刑罚:主刑——拘留、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④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愧。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安徽俗语报》
(1)“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列举史实说明从1840~1901年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4分)
(2)举两例史实反驳“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的观点。(2分)
材料二:谭嗣同等人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就是奸臣。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3)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指明它的局限性 (2分)
(4)针对“文化改造“这一难题,近代中国的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主阵地在哪里?(2分)
27.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陈旭麓
材料二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 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8 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结合下图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并说明成立的意义(4分)
(2)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承前启后的大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3分)
材料一 “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间,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中共“二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材料二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历史事件让中国共产党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29.社会生活空间的极大延展,社会信息化的推进,让我们与社会有了更高的联结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生活我参与】
在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为了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 2022年10月11日,某校团委组织带领八年级(1班)志愿者们开展了“‘河’我一起,守护姚江”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对校园周边河道的各类垃圾进行拉网式清理,并将捡来的垃圾进行分类,最后在”垃圾鱼”趣味创作活动中愉快的结束了本次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亲让会行为还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
【网络世界我驰骋】
(3)请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2分)
(4)请你就如何减少漫画二中的一些现象,为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提几条合理的建议。(3分)
30.阅读以下,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学生陈某迷上了电竞游戏,随着消费不断增加,他开始捉襟见肘;后来,在游戏厅结识了一名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并与之结伴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金额巨大,影响恶劣。最终被警方以抢劫罪抓获。
(1)陈某的案件将在下列哪一法庭中依法审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判断依据。(4分)
(2)结合陈某的案件,请你就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提几条合理的建议?(2分)
材料二: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同学们就这一规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小毛说带手机是我的自由,我把手机悄悄地带进去,不被学校和老师发现就没事啦。
(3)请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角度辨析小毛的观点。(2分)
(4)综上所述,公民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2分)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B C C C C B B A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B C C C C C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6.(10分)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使中国近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写出两点即可两个事件,影响得4分;只写两个事件得2分)
(2)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 (写出两例百姓自救运动即可)
(3)戊戌变法 局限: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4)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27.(10分)
(1)表现: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或者举例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也给分)
(2) “两个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2分)
(3) 新变化:由宣传民主、科学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
(4)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分)
28.(10分)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4分)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得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先民主主义革命得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弥足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得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写出3点得3分)
(3)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分)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2分)
29.(10分)
(1)义务植树活动、义务献血活动、做敬老院义工等(言之有理即可,写出2点即可)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漫画一;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漫画二:网络信息良旁不齐。
(4)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合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写出任意3点得3分)
30.(10分)
(1)② (1分)判断依据:因为陈某拦路抢劫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已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图②所示为刑事法庭,因此应在该法庭审理。(写出犯罪的3个特征得3分)
(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写出2点得2分)
(3)小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通知》规定中小学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悄悄带手机进校违背了这一法律法规,越过了自由的边界,不利于校园生活的有序开展。(写出两点得2分)
(4)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重视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严于律己。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分2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