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导学案课节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单 元 第二单元学 习 目 标 政治认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道德修养: 了解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重大影响,知道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做法 法治观念: 感受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实例明白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责任意识:明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道理重点 中国影响的表现难点 理解文化交流互鉴知 识 结 构设问导读1.随着中国的发展, 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 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2.中国正为 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3.中国是 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 ”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保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律平等, 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玩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发展。4.中国关于构建 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5.文明包含着人类在 、 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数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6.中华文明是怎么发展的 (1) 在交流互鉴中发展。(2)中华文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堤其他文明不断 而形成的文明。(3)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 的进步,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7.如何加强对其他文明的学习 (1)文明因 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o(2)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 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 和心灵慰藉。随堂检测基础应用1.从亚洲到拉美,从欧洲到大洋洲,在各种外交场合中,“独行快,众行远”是我国领导人提及频率较高的一句话。这句话表明,在国际关系中,中国主张( )A.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B. 增强自身经济和科技实力C. 弘扬合作共赢精神 D. 实现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②既要有全球意识,又要有国家观念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④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中国倡议在决议中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符合《国际劳工组织章程》,而且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我们 ( )①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②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③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④要把关注世界的发展置于祖国的发展之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面对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自我封闭的孤岛。面对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 各国应坚持对话协调,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 坚持以本国利益为先,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之所以要提出中国方案,是因为(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④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在博鳌亚洲论坛积极走向国际的进程中,中国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的大国地位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升,意味着中国已具备在本土建设“外交主场”。这表明( )A.我国已能独立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B.我国笼络人心,为今后称霸世界打下发展基础C.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已成为发达国家D,中国的声音很响亮,向全世界展示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7.京奥运会到G20杭州峰会,从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尊重。这表明我国( )①以开放为动力,以合作为目标 ②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③推动国际治理,重塑世界格局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建设和谐世界,坚持合作共赢。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青少年不应该( )A.树立全球意识 B.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C.面对成绩,洋洋得意 D.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9.当前孔子学院业已成为包容共享、和谐共生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课堂遍布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②文明交流互鉴更应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③中华文明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④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利于自身文明的独立自主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我们在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打交道时,面对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的不同,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①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文化 ②倡导文明宽容,促进互学互鉴 ③坚持中华特色,强化自身优势 ④搁置文化交心,埋头开拓市场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二)拓展提高11. 难忘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钱塘江上勇立潮头,推动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难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掌声如潮,习近平倡导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难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放的中国为联动发展凝聚合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1)开放的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有什么重要意义?(2)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的哪些国际影响?12.中华文明是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发展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思想体系,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以中原重朝为主干的政治一一 文化共同体。(1)中华文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2)中国的哪些做法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3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什么 13.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天,“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文明是多彩的,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2)为什么“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3)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随堂检测参考答案C 2. D 3.A 4.A 5.A 6.D 7.A 8. C 9. A 10.D 11.(1)有助于加快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倡导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①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②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2.(1)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3)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13.(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2)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