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诚信考试授课教师 授课 时间 第 9 周 ( ) 授课 年级 高二1-3班 课时 安排 1 课时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使学生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做到诚信考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和讲解,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交往之道、优良道德传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考试作弊将会受到严肃处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之道;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教学方法 A PPT讲解法 B提问回答法教学设计 课前设计 活动设计: 提问:你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我理解诚信的含义。 一、诚信的定义 诚信:是一个汉语词汇。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诚和信的分开解释:“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天道酬诚”。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讲述关羽夜读春秋的故事。 二、如何做到信守承诺 提问引出: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成语? 关于一诺千金的历史故事 大家想一想如何做到遵守诚信? ①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②践约守信,努力兑现诺言; ③认真面对每一件事,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④坚持诚实,以诚待人; ⑤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⑥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因小失大; ⑦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⑧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⑨结合具体的情景,正确处理好诚实与隐私的关系;⑩诚信的核心是善,正确认识善意的谎言 三、诚信考试的理解 讲一讲你们所理解的诚信考试? ①排除外界干扰,积极备考。正确认识考试对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充分 利用时间,认真复习,满怀信心地迎接考试。 ②提高自身修养,做一名诚信学生。我们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考出真实水平。 ③弘扬诚信正义。树立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勇于检举揭发考试作弊行为 ④严肃考风考纪,端正学习与考试的态度,严格遵守考试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杜绝一切考试作弊形式作 业 无教学反思 一、本教学设计的优点: 1.教学内容清晰完整,贴近学生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 二、本教学设计的缺点 诚信的故事准备再充分一点 三、课堂效果及课堂管理的总结分析: 诚信即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