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时教 学 目 标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教 学 重 点 初步了解周公人文事迹。教 学 难 点 了解背景故事课 前 准 备 Ppt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与修改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吊民伐罪 (diàomínfázuì), 周发殷汤 (zhōufāyīntāng)。 坐朝问道 (zuòcháowèndào), 垂拱平章 (chuígǒngpíngzhāng)。 二、练习读文 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 ①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服:吊民:抚慰人民 伐:讨伐 周发:即周武王,姓姬名发 殷汤:即商汤,又称天乙,商朝开国君主 【译文】安抚苦难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周朝的开国君主姬发起兵讨伐罪人商纣,商朝的开国君主汤起兵讨伐罪人夏桀。 【武王伐纣】 商朝后期,生活在泾jīng水、渭水流域的周是商的一个属国。 周文王在位的时候,重用有才能的姜尚,发展农业生产,国势蒸蒸日上。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国力进一步增强。 商朝的国君纣王是一个暴君。他好大喜功,连年征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纣王整天和爱妃妲己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纣王的叔叔比干对他苦心规劝,他不但不听,还心狠手辣地将比干活活地挖心处死。 百姓们对纣王的暴行实在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抗,四方诸侯也不断起兵反抗。 当武王率领的数万大军开到牧野的时候,商军的主力正在远征东夷,来不及调回。纣王狼狈地逃回朝歌,走投无路,只好在鹿台自焚而死。 ②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垂拱:语出《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意思是不做什么而天下太平,形容君主无为而治 平:辨别 章:通“彰”,彰明,显著 【译文】圣明的君主端坐在朝堂上与百官商讨治国之道,他们垂衣拱手,无为而治,辨明百官功劳,论功行赏。 君王上朝,听取臣子的意见。所谓「垂衣拱手而天下治」,显然与舜、禹的亲力亲为不尽相同,也说明社会发展到周朝,社会等级已经细化、固化,君王已经不必真正参与劳动了,当然作为礼,象征性地「劳动」也是有的。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己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 分组赛读 尝试背诵 男生背 女生背 学习手势舞背课 程 建 设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