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5.3善用法律 课型 新授 课时:1
核心素养与 学段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依照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获取法律帮助的方式。 2.道德修养: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3.法治观念: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健全人格: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或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责任意识: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形成全民守法学法用法的氛围。
重点 了解维权机构和诉讼
难点 依法维权的意义。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案
知识点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请阅读教材第57~60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    、公证处、     等。 3.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受到非法侵害,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     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的含义、地位 (1)含义:是     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       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 【点拨】 诉讼手段并不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唯一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采用诉讼手段维权外,还可以采用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手段解决问题。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知识点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请阅读教材第60~62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和要求 (1)原因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     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2)要求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    正当权益。 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    ,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    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弘扬法治精神 我们要积极弘扬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    、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和坚定捍卫者。
探究案
初中生小林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可小林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
(1)想要为爸爸讨回公道的小林应该了解哪些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2)维护小林父亲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什么?
(3)材料启示我们,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某中学就学生受到侵害后采取什么措施,对6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 遇到侵害后采取的措施忍气吞声事后找人报复非法找人“私了”依法维权具体人数1810730
(1)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你该怎么做?
(3)你觉得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活动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至少写出两种)
训练案
1.八年级学生王枫的父母因车祸去世。王枫的姑姑以王枫年纪还小为由,把王枫父母的遗产全部据为己有。王枫要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可以(  ) ①和睦团结,与姑姑协商去处理②以死相逼,要求姑姑返还遗产 ③如果协商不成,通过律师来维护权利④寻求法律救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校八年级学生小雨居住的小区内挂着一幅“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标语。对于扫黑除恶,小雨应该(  ) ①遇到不法侵犯,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②依法从严惩处黑恶势力,矫治不良行为 ③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防止冤假错案 ④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提倡的是(  ) A.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协商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 C.勇敢地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D.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近年来,一些经营者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当未成年人的信息被泄露时,可采取的合理途径有(  ) ①向法律援助机构求助②自认倒霉,假装没有发生 ③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④在网上肆意散播谩骂言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初中生小华父母离婚后,和妈妈一起生活,重新组建了家庭的爸爸从未给过他生活费。最近因为疫情妈妈失业了,他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你认为小华此时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①亲自找爸爸协商,要求他支付生活费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忙来维护权益 ③想法拆散爸爸的新家庭,保障自身权益④放弃上学,直接找工作为妈妈排忧解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6.周末,中学生小艾被高年级学长拉进一个年级同学的聊天群,他发现群里有陌生人匿名发布谣言和诈骗信息。对此小艾的正确做法是(  ) A.进一步增强网络的管理 B.退出聊天群,远离网络世界 C.私下联系陌生人了解情况 D.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老师反映 7.初中生小赵在放学时发现一群人在邻居家搬运家具,但没有见到邻居出现,于是小赵躲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搬运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警方通过小赵提供的照片、车牌号迅速破案,抓住了窃贼。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要不顾一切地去制止 ②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正义卫士。以下事例中,不属于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是(  ) A.张彤的爸爸在五一劳动节加班,依据劳动法,获得三倍工资 B.王晓蒙在书店买到一本盗版书,依据出版法,得到店主双倍赔偿 C.小明一家在饭店吃火钢,突然锅炸裂,溢出菜汤伤及小明和弟弟,小明全家要求饭店赔偿,饭店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把饭店里的冰箱搬回家 D.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依据行政诉讼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9.小华爸爸想把几名欠他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小华认为爸爸的想法不妥并提出若干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 ①任何合法权利都有其边界②应用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利 ③必须先充分协商之后再诉讼④应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小涛的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涛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他应该(  )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C.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自行车 D.及时拨打“110”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参考答案: CBCBB DDCAD 1.(1)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诉讼。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正确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少部分同学知道依法维权,说明了很多同学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
(2)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加强法律知识教育与普及、专题讲座、举行法制报告会等。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