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注重家风·言传身教--培养优秀的孩子》家长学校主题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家长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设计这节课,建议家长注重家风的养成,践行言传身教,努力培养优秀的孩子。教学内容:教育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先做好自己,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么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呢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责任人是父母。一个家庭,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给子女。学习目标:1.了解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给子女;2.知道父母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重要影响;3.懂得父母既需要言传,讲道理定规矩;又需要身教,以身作则做榜样;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父母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重要影响;难点:如何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优秀的孩子;教学对象:初中生家长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准备:PPT课件、钉钉直播软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二、课程讲授:(一)何为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模仿。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责任人是父母。一个家庭,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给子女。言传身教。包括两部分:既需要言传,讲道理定规矩;又需要身教,以身作则做榜样,耳濡目染是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以来都是家长的期望。为此无数的家长努力的为孩子去报班学习,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不希望输在起跑线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这些报不完的班,上不完的学,而是言传身教。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常常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为什么这么说呢,一面强硬的给孩子报上各种学习班,让孩子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一面自己对待工作家庭等却表现的不上心,整天就只是埋怨,这样如何让孩子信服 (二)言传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朋友小云家里有一个六岁的小女儿,一天我到她家里做客的时候,她的小女儿就端来了一小盘水果来说:“叔叔好,叔叔,您吃水果”。之后我就问小云是如何将女儿教的如此好的。小云说:“就是平时给孩子说了一下见到叔叔阿姨等来家里做客要有礼貌,女儿当时问怎么才算有礼貌,我就说,见到叔叔阿姨们的时候要问好,叔叔阿姨来的时候可以将水果这些端给叔叔阿姨吃。”在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言传,将我们知道的道理以语言的方式来说给孩子听,让孩子从中有所收获。 孩子在成长期间,对于外界的知识吸收很快,而外界的知识又是杂乱的,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那么在平时,我们就需要为孩子来言传。但是一些家长对于言传有一些误解,认为强制的去命令孩子,让孩子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言传。但是强迫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不应该只站在家长的立场,以批判的言语来教育孩子,还应该在批评之后,给孩子讲述道理。同时也不要老是拿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具有耐心,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念。在言传中,以理服人才是最好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还应该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三)身教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共有五口人,一对夫妻,两个老人,还有一个孩子。一年,因为家里干旱,粮食收成少了很多,五口人的话,只能每天省吃俭用才能过下去,再加上老人行动不便,夫妻俩感觉很是拖累。 因此夫妻俩决定,在晚上,将两个老人放入篮子中丢入大山。正当他们做完之后准备走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就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丢在这里。这个篮子我们要带走哦。”当时夫妻很诧异,于是问孩子说“我们要这篮子做什么 ”孩子回答到:“当你们老了的时候,我就可以用这个篮子将你们也带到山上啊。”夫妻听了这话之后,心里慌了,赶紧将老人抬回家,也不敢在不孝敬了。上面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却也并非不符合道理。孩子在成长阶段的时候,会像周围进行学习,而家长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孩子记在心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科学的教育观,是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让孩子能够真正的用心学习,成为你希望的人,那么家长就需要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先做出榜样。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教育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先做好自己,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么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呢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那么孩子也会目无权威,表现得无法无天无规矩。曾经有位家长抱怨其上高中的女儿成为逃学逃家的“问题少女”,当我听到这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炫耀自己如何把违禁物品带进别国等“光辉业绩”,就不奇怪为何她的孩子会蔑视校规。父母在以身作则的时候,不能只是说大道理,而是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四)结束语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做好自己最重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优秀的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