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火眼金睛”》(教案)云教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练就“火眼金睛”》(教案)云教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活动九:练就“火眼金睛”
教学背景:
良好的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观察训练。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新、异、奇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一方面可以锻炼观察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知识经验。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已经慢慢学会通过观察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区别,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目的的重要性,进行观察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通过观察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生鸡蛋、熟鸡蛋、透明塑料杯、糖水、矿泉水、PPT。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孙悟空图片(正在使用火眼金睛能力),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有一个很厉害的能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火眼金睛
提问:火眼金睛厉害在哪里?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有火眼金睛吗?
2、活动体验:挑战“火眼金睛”。学生在时限内,快速在大图中找出小图中出现的对象。
提问:想要挑战成功,有什么方法技巧?需要运用到什么能力?
【引出重点--观察力;练就“火眼金睛”】
二、感受重要性
1、定义给出,学生齐读。
2、提问:观察力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观察力?
思考感受:(1)数学规律中的观察;(2)文学中的观察;(3)艺术中的观察;(4)生活中的观察;(5)科学中的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和途径。】
三、方法探索,练就火眼金睛
1、观察有目的
(1)活动一:学生观察1分钟课件所给图片,请一位学生作为代表上台,挑战在给出要求后5秒内圈出图中的“熊猫”。
提问:哪些同学是在给出要求前发现“熊猫”的?哪些同学是给出要求后发现的?参与挑战后有什么感受?
【观察要有目的】
(2)巩固练习:学生依次思考分析,图中内容的观察重点,并说说为什么。
2、观察有计划
(1)活动二:学生挑战3分钟内在7*7的方格中找出7个单词。
提问: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得又快又全?
【观察有计划(顺序)】
(2)巩固练习:请学生说说对课件所给事物的观察计划。
3、观察要全面
(1)活动三:学生看局部,猜整体。
提问:参与挑战后有什么感受?
【观察要局部与整体结合】
(2)活动四:“猜猜我是谁”。以生鸡蛋和熟鸡蛋为一组、普通矿泉水和糖水为一组,请学生想办法进行辨别。
提问:仅仅用眼睛观察够吗?如何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辨别?
【观察要多感官结合】
(3)巩固练习:请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多感官对西瓜进行局部与整体的全方面观察。
4、观察与思考
(1)活动五:观看视频故事《鲁班造锯》,思考问题。
提问:在鲁班之前都没有人观察发现过这种野草的特性吗?为什么鲁班能够发明锯子?
【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分析与总结】
(2)巩固练习:挑战“一物多用”。
四、总结
1、提问:有哪些收获?
2、(1)观察要有目的;(2)观察要有计划;(3)观察要局部和整体结合、多感官结合;(4)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分析与总结.
五、课后扩展
小组选择一种观察对象,尝试完成“观察记录表”并分享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