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大学专业教学局部解剖学》理论复习提纲一、考试对象2017级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法医学专业等学生。二、教材内容《局部解剖学》,康健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三、考题范围覆盖头、颈、胸、腹、盆部会阴和上、下肢七大局部。四、考试方式闭卷,理论,120分钟,卷面分100分。五、题型题量A型单项选择题40个;B型单项选择题10个;K型多项选择题5个;判断题10个;名词解释5个;问答题临床医学和法医专业必答题1题、另在其他4题中选做3题;其余专业任选4题。合计近250个知识点。六、各局部分值大致比例头面部10%;颈部10%;胸部20%;腹部25%;盆部和会阴5%;上肢20%;下肢10%。七、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依据临床应用学习和理解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较好结合无语师标本的解剖操作、局部标本观察与活体观察以及自学等方式来掌握人体各局部。要求考生具有具体与抽象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结合活体能力、临床应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解剖器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层次关系、位置关系,并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动手及创新能力。八、章节内容要求头部(一)颅部Comment by 范羊:颅顶软组织的层次及各层的形态特点。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为疖肿、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出血多愈合快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结缔组织形成许多纤维隔,将皮肤与深面的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组织分隔为若干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帽状腱膜:厚而坚韧,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薄而疏松的结缔组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两侧至上颞线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颅骨表面相连较疏松,容易剥离,在骨缝处与颅骨结合紧密,不易分开2. 颅顶部的“危险区”。 Comment by 范羊:位置: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腱膜下间隙特点:含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发生感染时,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称为危险区3. 颅顶血管神经的分组、走行。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神经为三叉神经的分支,血管神经多伴行于浅筋膜内,分前组、外侧组、后组前组:滑车上动脉和眼动脉的终支,滑车上神经为眼神经发出的额神经的分支。两者伴行,由眶上缘内侧浅出,分布于额内侧部软组织。距正中线约2.5cm处有眶上血管和眶上神经。眶上动脉为眼动脉的分支,眶上神经是额神经的分支。两者伴行,经眶上孔浅出,分布于额顶区软组织外侧区:又分耳前组和耳后组。耳前组有颞浅血管和耳颞神经,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颞浅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耳颞神经来自下颌神经,二者伴行经腮腺上缘穿出达颞区。颞浅静脉与颞浅动脉伴行,向下穿入腮腺,在下颌支后方与上颌静脉汇合成下颌后静脉穿出腮腺。耳后组有耳后血管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耳后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小神经为颈丛的皮支后组:为枕血管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区。枕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枕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大神经为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分支(二)面部1. 面部皮肤、肌肉的血管神经分布。1)面浅层的面动脉,面动脉后方的面静脉三叉神经、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2)咀嚼肌:三叉神经,表情肌:面神经。面神经穿出腮腺后,分5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呈放射状发表于表情肌。2. 腮腺鞘的构成;纵行、横行穿腮腺的结构;腮腺床的组成。腮腺鞘: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穿腮腺的纵行和横行结构有哪些(1)纵行结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2)横行结构:面神经、面横动、静脉和上颌动脉腮腺床:位置:腮腺深面结构: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颈部1. 颈部重要结构(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颈外静脉:为下颌角至锁骨的中点连线,该静脉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锁骨下静脉:于第一肋外缘续于腋静脉。在第一肋上面,经锁骨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①锁骨下静脉管径粗大,管壁与第1肋、锁骨下肌和前斜角肌筋膜相愈着而被固定,故损伤后难以自动闭合,易致气栓。②临床上,可经锁骨内侧端下方和第1肋之间作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长期输 液、心导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等。2. 颈部肌的分层;重要三角的构成和其内的重要器官与结构;颈部皮神经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1)浅层有颈阔肌,深筋膜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2)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份、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其浅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内主要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舌下神经及其降支和颈深淋巴结等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肩胛舌骨肌上腹和胸锁乳突肌下份的前缘围成。其浅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主要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器官3)3. 颈部深筋膜的分层,其中浅、中、深三层各形成的“鞘”。颈筋膜浅层即封套筋膜(investing fascia):包绕整个颈部,向上附于头、颈交界处,向下附于颈与胸、上肢交界处,其前部在正中线左、右两侧彼此延续,参与组成颈白线,向两侧包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此层筋膜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在胸骨柄上方,颈深筋膜浅层分为前、后两层,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颈筋膜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fascia)或内脏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喉、气管颈部,咽、食管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器官,并形成甲状腺鞘。前下部覆盖于气管者为气管前筋膜;后上部覆盖颊肌和咽缩肌者称颊咽筋膜(buccopharyngeal fascia)。气管前筋膜向上附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弓和舌骨,向下经气管前方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及进出心脏的大血管外膜相续。颈筋膜深层:即椎前筋膜(prevertebral fascia),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两侧覆盖颈交感干、膈神经、臂丛及锁骨下动脉等结构。该筋膜向外下方包绕锁骨下动、静脉4. 甲状腺的被膜、位置、毗邻及甲状腺动脉的来源与喉返神经的关系以及喉返神经的走行位置。1)甲状腺表面包有两层被膜: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自身的外膜即纤维囊,又称甲状腺真被膜。两层被膜之间为囊鞘间隙,内有血管、神经、疏松结缔组织及甲状旁腺。在甲状腺两侧叶内侧和峡部的后面,假被膜增厚并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的软骨膜愈着,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2)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有的侧叶下极可伸至胸骨柄后方,称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峡位于第2 4气管软骨前方。甲状腺前面由浅人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其内容以及位于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相邻。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3)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壁,伴喉上神经外支行向前下方,至侧叶上极附近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沿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后支沿侧叶后缘下行,沿途发出胸锁乳突肌支、喉上动脉和环甲肌支。其中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喉上神经(superior laryngeal nerve)为迷走神经的分支,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走行,至侧叶上极约1cm处与动脉分离,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i: thyroid artery)起自甲状颈干,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至环状软骨平面,该动脉在颈动脉鞘与椎动、静脉之间弯向内下,在近甲状腺侧叶下极的后面分为升支和降支,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食管、喉和咽等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geal nerve)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左侧勾绕主动脉弓、右侧勾绕右锁骨下动脉后返回颈部,分别沿两侧的气管食管旁沟上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经环甲关节后方入喉,更名为喉下神经(inferior laryngeal nerve)。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左喉返神经行程较长,位置较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行程较短,位置较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分支之间。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交叉的位置约在甲状腺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左、右喉返神经入喉前通常经过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甲状腺最下动脉(arteria thyroidea ima):出现率约⑽%,可起自主动脉弓、头臂干或右颈总动脉等,沿气管前面上行至甲状腺峡。5. 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甲状腺肿大可引起的症状。1)甲状腺前面由浅人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其内容以及位于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相邻。2)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颈交感干,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患侧瞳乳缩小、上睑下垂、眼裂变窄、眼球内陷、面部潮红无汗等。6. 气管颈段的毗邻关系和气管切开手术位置及经过的层次。1)气管颈部(cervical part of trachea):上端自第6颈椎平面起于环状软骨下缘,下端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处移行于气管胸部,全长约6. 5 cm,由6 8个气管软骨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气管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包绕,故活动性较大,当仰头或低头时,气管可上、下移动1. 5 cm。气管颈部的上段位置较浅,下段位置较深。 气管颈部的前方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和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第2 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气管前淋巴结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气管后方为食管颈部;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和位于气管食管旁沟内的喉返神经。气管的后外侧为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等。2)在行气管切开术时,头应保持正中位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以利于手术进行,同时可避免伤及食管和周围的血管神经。在婴儿和儿童,胸腺、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常向上高出胸骨颈静脉切迹,做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勿伤及上述结构。7. 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各结构的位置关系。1)颈动脉鞘:概念: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部血管神经形成的筋膜鞘内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上起自颅底,下至颈根部续于纵隔。鞘内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贯穿其全长,鞘上部有颈内动脉,下部有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的上部,颈内动脉位于前内侧,颈内静脉在后外侧,迷走神经居二者之间的后内方;在鞘的下部,颈总动脉位于后内侧,颈内静脉位于前外侧, 迷走神经位于二者之间的后外方。颈动脉鞘的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襻和甲状腺上、中静脉;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横过(左侧还有胸导管弓),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及颈椎横突等;内侧有甲状腺侧叶、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神经等。8. 斜角肌间隙的周界、内容。胸部1. 胸壁的层次结构;锁胸筋膜的位置、穿经结构;肋间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及其与胸腔穿刺的实际意义。1)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2)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上端附于锁骨,向下包裹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并覆盖于前锯肌表面,其中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部分称锁胸筋膜,有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头静脉和淋巴管等穿过3)肋间后动脉,共9对,起自胸主动脉,行于第3~11肋间隙内,有肋间后静脉和肋间神经伴行。在肋角附近肋间后动脉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为本干的延续,下支较小,沿下位肋骨上缘前行。在肋角前方,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进入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之间沿肋沟走行,在肋间隙前部, 肋间后动脉的上、下支与胸廓内动脉的肋间前支吻合。第1、2肋间隙由肋颈干发出的最上肋间动脉和腋动脉发出的胸上动脉分布。肋间后静脉:与肋间后动脉伴行,向前与胸廓内静脉交通,右侧注人奇静脉、左侧注人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3)肋间神经:为胸神经前支,共11对。行于肋间隙内,近腋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穿腋窝底至臂内侧上部皮肤,称肋间臂神经。肋间神经本干至距胸骨外侧缘约1 cm 处浅出,改名为前皮支。第12对胸神经前支行于第12肋下方,称肋下神经。第1 6对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部皮肤和肋间肌,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自胸壁向前下斜行,进入腹前壁,分布于大部分腹肌和腹前壁皮肤。在肋沟处,肋间血管神经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和神经2. 女性乳腺的构造(Cooper韧带)及乳房外科手术切口。1)乳房悬韧带位置:在乳腺的腺叶之间,一端连于胸肌筋膜构成:致密的纤维束作用:对乳腺起固定作用临床意义:乳腺癌时,由于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使乳房皮肤出现凹陷,呈桔皮样改变2)乳房脓肿:继发于乳腺炎,脓肿可发生在乳晕下、乳腺内或乳房后隙。一般乳房脓肿均应作放射状切口,以免切断输乳管;乳晕下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开引流;乳房后隙脓肿应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切开引流。乳房脓肿常因纤维隔的分隔而呈多房性,手术中应将纤维隔分开,以便引流充分。②乳腺癌的部分临床表现:由于癌肿侵及、压迫乳房淋巴管,造成淋巴回流阻塞,引起乳房皮肤水肿。 同时癌肿累及乳房悬韧带,使韧带缩短而牵拉皮肤向深面凹陷,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以及受累的纤维缩短 、而牵拉输乳管而出现乳头回缩。3. 胸膜腔及肋膈隐窝的概念,胸膜的分部,胸膜下界和肺下缘的体表投影。1)胸膜腔(pleural cavity)为脏、壁胸膜之间的密闭间隙,左、右各一,腔内呈负压,含有少量浆液。2)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处,呈半环形,自剑突向后下至脊柱两侧,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伸人其内,是最大的胸膜隐窝,也是胸膜腔的最低处,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3)胸膜(pleural)属于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脏胸膜(viSceral pleura)被覆于肺的表面,并伸入肺的叶间裂内。壁胸膜(parietal pleura)贴附在胸内筋膜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面,并突至颈根部。 根据其分布位置不同分为四部:肋胸膜(costal pleura)、膈胸膜(diaphragmatic Pleura)、纵隔胸膜(mediastinal pleura)和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胸膜顶突向锁骨内侧1/3段上方2 3 cm,上面覆以胸膜上膜,起固定和保护作用。在肺根下方,脏、壁胸膜相互移行形成的双层胸膜构成肺韧带(pulmonary ligament),连于肺和纵隔之间,对肺有固定的作用。4)胸膜下界胸膜下界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的返折线。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后面,两侧均行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高度5)肺下缘较胸膜下界稍高,平静呼吸时,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越过第8肋,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0胸椎棘突。小儿肺下缘比成人约高一个肋。4. 纵膈的概念、分4区,各纵膈内器官的名称和位置。1)纵隔(mediastinum)为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和肋软骨内侧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纵隔上窄下宽,偏向左侧,这是由于出生后心向左侧偏移所致。正常情况下,纵隔的位置较固定;纵膈内器官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正常吸气时膈下降,纵隔被拉长。在病理情况下,如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等时,纵隔可发生侧方移位。2)四分法:解剖学通常采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3)上纵隔:器官由前向后大致可分为三层,前层主要有胸腺(成人为胸腺遗迹),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后层有食管、气管、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等前纵隔:内有纵隔前淋巴结、胸腺或胸腺遗迹下部及疏松结缔组织等中纵隔:内有心包、心、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心丛以及淋巴结等后纵隔:内有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和纵隔后淋巴结等5. 肺根的构成及肺根内结构的位置关系。1)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root of lung)。两肺根内主要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为: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自上而下,左肺根内为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内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 中、下叶支气管和肺静脉。此外,两肺门处尚有数个支气管肺门淋巴结(bronchopulmonary hilar lymph nodes),也称肺门淋巴结。2)肺根的毗邻:左肺根前方有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后方有胸主动脉和左迷走神经,上方有主动脉弓,下方为肺韧带。右肺根前方有右膈神经,心胞膈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和心胞(部分),后方有奇静脉和右迷走神经,上方有奇静脉弓,下方为肺韧带6. 心包的毗邻,心包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1)毗邻:心包前方隔着肺和胸膜与胸骨体以及第2 6肋软骨相邻;后面有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两侧有纵隔胸膜,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下行于心包和纵隔胸膜之间;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及上腔静脉;下面邻膈和下腔静脉,并与膈中心腱紧密愈合。2)7. 主动脉弓的位置和毗邻。(1)位置:主动脉弓(aortic arch)为升主动脉的延续,位于胸骨角平面以上,起自右第二胸肋关节上缘水平,呈弓形向左后至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续为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婴儿主动脉弓位置略高,靠近胸骨柄上缘,气管切开时应予以注意。毗邻:主动脉弓左前方有胸膜、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和左迷走神经等;右后方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和心深丛;上方有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及其前面的左头臂静脉和胸腺;下方有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8. 心脏、食管胸段的位置和毗邻。1)位置与毗邻:心位于中纵隔内,外裹以心包,前面与胸骨体和第2 6肋软骨相对,后面平对第5 8胸椎体,约2/3位于前正中线左侧,1/3占居右侧。心的上方有连于心的大血管,下方为膈,两侧及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掩盖,只有前面一小部分接胸骨下半左侧及左侧第4、5肋软骨,故临床心内注射常在第4肋间隙、胸骨左缘处进针。2)位置:食管胸部在上纵隔后部,位于气管与脊柱之间稍偏左侧,向下越过气管杈后方,位于胸主动脉的右侧;约在第7胸椎平面以下,食管再次偏左并在胸主动脉前方向左前下行达膈的食管裂孔处。从前方观察,食管上段偏左,中段偏右,下段偏左,呈现两个轻度侧曲,即上位侧曲凸向左,下位侧曲凸向右。毗邻:食管前方有气管、气管杈、右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的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膈等;食管后方有迷走神经的食管后丛、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主动脉和肋间后动脉等;食管左侧与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上段、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左纵隔胸膜相邻;食管右侧有奇静脉和 右纵隔胸膜。9. 食管胸段的位置,食管胸段的分部和毗邻。1)位置:食管胸部在上纵隔后部,位于气管与脊柱之间稍偏左侧,向下越过气管杈后方,位于胸主动脉的右侧;约在第7胸椎平面以下,食管再次偏左并在胸主动脉前方向左前下行达膈的食管裂孔处。从前方观察,食管上段偏左,中段偏右,下段偏左,呈现两个轻度侧曲,即上位侧曲凸向左,下位侧曲凸向右。2)分部:根据食管所在部位分为颈、胸、腹三部,食管胸部又以气管杈下缘为界分为胸上段和胸下段。3)毗邻:食管前方有气管、气管杈、右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的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膈等;食管后方有迷走神经的食管后丛、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主动脉和肋间后动脉等;食管左侧与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上段、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左纵隔胸膜相邻;食管右侧有奇静脉和 右纵隔胸膜。10. 胸导管的位置、行程、毗邻及乳糜胸形成的意义。1)胸导管平第12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cistema chyli),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后纵隔,在食管后方、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平面斜行向左,沿食管左缘与左纵隔胸膜之间上行至左颈根部, 形注入左静脉角2)胸导管上段与左纵隔胸膜相邻,下段与右纵隔胸膜相邻,当食管癌手术损伤胸导管时,上段损伤常合并左侧胸膜破损,淋巴液流入胸膜腔而引起左乳糜胸,下段损伤常引起右乳糜胸。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奇静脉以及肋间后静脉之间有广泛吻合和交通,因此,结扎胸导管一般不会引起严重淋巴淤积现象。腹部(一)腹壁和腹膜腔1. 腹前外侧壁浅筋膜的分层及延续结构。1)较厚,由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为富含脂肪组织的脂肪层(Camper筋膜),向上与胸壁浅筋膜连续,向下移行为股部和会阴部的浅筋膜;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层(Scarpa筋膜),在中线附于腹白线,向外下紧密附着于髂嵴及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的股部阔筋膜,但在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却无附着,而向下与阴嚢肉膜和会阴浅筋膜(Colies筋膜)相续。因此,Scarpa筋膜与腹前外侧壁肌层之间的间隙与会阴浅隙相通,当尿道球部破裂时,尿液可经会阴浅隙蔓延到同侧腹前外侧壁Scarpa筋膜深面,但不能越过中线到对侧和进入股部。浅筋膜两层之间有腹壁浅血管、淋巴及神经通行。2.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和结构特点腹部切口的选择其优缺点及通过的层次。1)皮肤、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 Comment by 范羊:2)腹前外侧壁常用手术切口:①正中切口:是沿腹白线所作的纵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此切口损伤血管少、出血少、层次简单,是腹部常用的手术切口之一,但血液供应差,愈合后瘢痕不牢固,有时会发生切口疝或切口裂开。②旁正中切口:是在正中线外侧1 2cm与正中线平行的纵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游离腹直肌内侧缘并拉向外侧、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此切口损伤血管、神经和肌少,切口血液供应好,并且有肌保护。③经腹直肌切口:是经腹直肌鞘的中央所作的纵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前层、纵行分开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此切口损伤血管、神经和肌较多。 麦氏(McBumey)切口:是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切开所作的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切口与腹外斜肌纤维走向一致,至肌层时沿肌纤维方向分开三层阔肌。此切口未切断肌和神经,但显露的手术视野范围小,不利于扩大延长,常用于阑尾手术。⑤横切口:是在肋弓与髂嵴之间的区域内沿皮纹切开两侧腹前外壁的全部肌及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所作的切口。此切口显露的手术视野范围大,能、满足腹内巨大肿物的切除,缝合张力小,但损伤肌较多。⑥胸腹联合切口:常在纵切口的基础上经肋和肋间隙切开胸壁及膈。此切口能较好地显露结肠上区的器官,但操作较复杂,损伤组织多,并且应有开胸的准备'。3. 腹部三层扁肌的排列和肌纤维的方向腹直肌鞘的形成。1)腹外斜肌:为腹前外侧壁浅层的扁肌,起于下8个肋的外面,肌纤维从外上斜向内下,止于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等处。在腹股沟区和腹直肌外侧缘附近移行为腱膜,其下缘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并向后上方卷曲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初带外侧2/3,肌纤维呈扇形行向内上方,后部纤维止于下位3对肋,其余纤维至腹直肌的外侧缘移行为腱膜,分前、后层,包裹腹直肌,分别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后层,止于白线。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较薄弱。起自腹股沟初带外侧1/3、髂嵴、胸腰 筋膜和下6对肋软骨的内面,肌纤维大部分为横行,腹股沟区者行向内下方,至腹直肌外侧缘附近移行为腱膜。腱膜的上部与腹内斜肌腱膜后层愈合并经腹直肌的后方至白线,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腱膜的下部则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一起经腹直肌的前方至白线,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2)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鞘,分前、后两层,前层由 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和腹外斜肌腱膜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从脐下4~5cm处,三层扁肌的腱膜均移行为腹直肌鞘前层,其后层的下缘呈一凹向下的弓状游离缘称弓状线或半环线。故弓状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紧贴4. 腹股沟管的组成及其中通过的结构。腹股沟管: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一横指,从外上斜向内下肌筋膜裂隙两口:内口为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由腹横筋膜形成;外口为皮下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四壁: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内侧1/3处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通过5. 腹股沟区的结构特点、重要韧带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1)腹股沟区为腹前外侧壁下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围成。此区是腹壁的簿弱区,其原因是①腹外斜肌在此处移行为较薄的腹外斜肌腱膜,其下方形成一裂口,即腹股沟管皮下环。②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均未达到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因而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没有肌肉遮盖,形成一个肌筋膜间隙,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③当人体站立时,腹股沟区承受的腹内压力比平卧时高约三倍,故腹壁疝多发生于此区。2)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腹股沟韧带,其内侧端行向后下方,并向外侧转折形成腔隙韧带(lacunar ligament)(险窝韧带);腔隙韧带向外延续为附于耻骨梳的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Cooper 韧带)腹股沟管浅环外侧脚的部分纤维,经精索及其被膜和内侧脚的后方,斜向内上方终于腹白线,称反转韧带(reflected ligament),可加强皮下环的后壁。3)凡器官或结构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裂口或薄弱区脱出者称为疝。腹腔脏器(如肠管或大网膜等)从腹股沟区脱出形成的疝称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又分为直疝和斜疝。斜疝是腹腔脏器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经深环脱出,在精索内筋膜内经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最后进入阴嚢(也可不进入阴嚢)。直疝是腹腔脏器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经腹股沟三角向前顶出,因不经过深环,故在精索被膜之外。因此,临床上腹壁下动脉是手术时鉴别斜疝与直疝的重要标志之一。6. 腹膜形成的结构:小网膜的分部及内容。1)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或脏腹膜之间相互转折移行,形成网膜、系膜、韧带和皱襞等,这些结构不仅对器官起着连接和固定作用,也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脏器的途径2)小网膜:位置:由肝门移行到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皱襞分部: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容:肝胃韧带内有胃左、右血管;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出入肝门的三个重要结构通过:左前方有肝固有动脉,右前方有肝总管,二者后方是门静脉7. 腹膜腔内重要间隙的名称位置和意义(7个膈下腹膜间隙和左、右结肠旁沟,左右肠系膜窦)。(二)结肠上区1. 胃的位置、毗邻(胃床)、动脉供应及来源;胃的静脉和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胃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十一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一腰椎下缘右侧(2)毗邻:1)胃前壁:左侧份上部邻膈,下部贴腹前壁;右侧份与肝左叶相毗邻2)胃厚壁:与胰、脾、左肾、左肾上腺、横结肠及其系膜等结构相毗邻,这些结构共同形成胃床胃床:胃后壁邻近结构的总称 包含:胰、脾、左肾、左肾上腺、横结肠及其系膜3)动脉及来源: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胃网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来自脾动脉4)临床意义:2. 肝蒂结构及位置关系,肝的毗邻。1)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所形成,走行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结构的关系:在肝门处,一般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动脉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居后。此外,肝左、右管的汇合点最高,肝门静脉的分叉点次之,肝固有动脉的分叉点最低。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位于肝门静脉右前和肝固有动脉的右侧2)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与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大部分被胸廓所掩盖。肝的膈面右半部借膈与右肋膈隐窝、右肺底相邻,左半部借膈与心包和心的膈面相邻,在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露出于剑突之下,直接与腹前壁接触。肝的脏面除胆囊窝内容纳胆囊、腔静脉沟内走行有下腔静脉外,还与右肾、右肾上腺、结肠右曲、十二指肠上部、幽门、胃前壁等相邻,在肝后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腹部相邻3. 肝门与肝蒂,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的排列关系和意义。肝的脏面凸凹不平,有一略呈“H”形的沟。左纵沟较窄而深,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通过,后部有静脉韧带通过。右纵沟宽而浅,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沟的后部称腔静脉沟,有下腔静脉经过。横沟即肝门或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肝门处,一般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居后。此外肝左、右管的汇合点最高,肝门静脉的分叉点次之,肝固有动脉的分叉点最低。在肝十二指肠初带内 ,胆总管位于肝门静脉右前方和肝固有动脉的右侧。在肝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有肝左、中、右静脉出肝汇人下腔静脉,此处为第二肝门,被冠状韧带的上层所遮盖。在腔静脉沟的下部,有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后汇人下腔静脉,此处即为第三肝门4. 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和各段的毗邻。1)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2)十二指肠上段(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部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此段沿肝十二指韧带右缘走行,其左侧为肝固有动脉,两者后方为肝门静脉。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即在此段进行十二指肠后段(第二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于下腔静脉前方及肝门静脉的右方下行胰腺段(第三段):在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后方下行,有的行于胰头后面的沟内。十二指肠壁段(第四段):长1. 5 2 cm,斜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 与胰管汇合扩大形成_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壶腹及胆总管末端、胰总管末端周围有括约肌环绕,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乳头顶端的小孔为肝胰壶腹的开口5.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的组成和意义。胆囊三角:周界:外侧界为胆囊管,内侧界为肝总管,上界为肝下面内容:胆囊动脉意义:胆囊摘除术时是寻找胆囊动脉和异常的胆囊动脉部位6. 十二指肠的分部毗邻及与腹膜的关系。上部:长4~5cm,位于第1腰椎右侧。自胃的幽门向右后上方走行,至胆囊颈的后下方转向下移行于降部,转弯处形成十二指肠上曲。上部起始处有大、小网膜附着,属腹膜内位器官,活动度较大。上部的前上方与肝方叶及胆囊相邻,近幽门处小网膜右缘后方为网膜孔,下方紧邻胰头和胰颈,后方有胃十二指肠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走行降部:长7 8cm,始于十二指肠上曲,沿脊柱右侧下行至第3腰椎下缘处转向左移行为水平部,转弯处形成十二指肠下曲。降部为腹膜外位器官;内侧紧邻胰头和胆总管末段;外侧邻结肠右曲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多为环状皱襞,在中份后内壁上有一纵行的十二指肠纵襞,在纵襞下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一般距中切牙约75cm,距幽门8~9cm。在大乳头稍上方,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处水平部:长10~12cm,自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水平部亦为腹膜外位器官,其上方为胰头及其钩突;后方有右输尿管、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前方右侧邻小肠袢,左侧有肠系膜根和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过升部:最短,长2~3cm,从水平部向左上斜升至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升部右侧邻胰头和腹主动脉;前面及左侧覆有腹膜,左侧壁腹膜与腹后壁腹膜移行处形成1~3条腹膜襞及相应的腹膜隐窝,其中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的十二指肠空肠襞是手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7.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的组成和位置及临床意义。十二指肠悬韧带:位置:十二指肠空肠襞右上方深部,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后壁向上连至右膈脚构成:由骨骼肌、平滑肌及纤维组织共同构成临床意义:有上提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是手术中确定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8. 十二指肠和胰的血液供应。1)动脉 营养十二指肠的动脉主要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别沿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前、后方下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于肠系膜上动脉,分为前、后两支上行,分别与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吻合,形成前、后动脉弓,从弓上2)胰的动脉来自脾动脉的胰腺支和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头部的血液供应丰富,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均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前、后支,在胰头前、后面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由动脉弓发出分支供应胰头前、后部及十二指肠。胰颈、胰体及胰尾的动脉均由脾动脉的分支供应,其中胰背动脉多由脾动脉根部发出,向下达胰体背面分为左、右二支,左支沿胰下缘背面左行,称胰下动脉。胰体部的血供还来自脾动脉胰支,一般为4 6支,其中最大的一支为胰大动脉,分布至胰尾部的动脉称胰尾动脉静脉:胰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胰头及胰颈的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胰体及胰尾的静脉汇入脾静脉9. 脾脏的位置和毗邻。脾(spleen)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暗红色,质地柔软,位于左季肋区第9 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正常时全被肋弓遮盖,不能扪及,但脾肿大时,可在左肋弓下扪及。脾的膈面隆凸,与膈相贴,故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的不同而变化。脾的脏面中央凹陷称脾门,有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脾的膈面贴膈,脏面的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份邻左肾上腺和左肾,脾门处邻胰尾,脾门前下方邻结肠左曲。脾的下端有膈结肠韧带加以支持处(三)结肠下区1. 结肠的特点及各部结肠与腹膜的关系。位于空、回肠的周围。根据行程和位置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升结肠:在右髂窝续于盲肠,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在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移行为横结肠,其移行处所形成的弯曲称结肠右曲。升结肠长约15cm,其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一般为腹膜间位器官,因此升结肠病变有时可累及腹膜后隙。升结肠的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襻,外侧为右结肠旁沟结肠右曲后邻右肾,内侧稍上方与十二指肠相邻,前上方有肝右叶与胆囊。右肾周围脓肿或胆囊炎偶尔可累及结肠右曲横结肠:从结肠右曲开始,向左呈下垂的弓形横过腹腔中部,至脾前端转折向下移行为降结肠,转弯处形成的弯曲称结肠左曲。横结肠一般长40~50cm,为腹膜内器官,具有系膜。横结肠系膜附着于十二指肠降部、胰与左肾的前面。横结肠左、右两端的系膜短,较固定,中间部系膜较长,活动度大,当其充盈或直立时,横结肠中部可降至腹下区,甚至可达盆腔。横结肠上方与肝、胆囊、胃和脾相邻,下方则邻空、回肠。结肠左曲位于第10、11肋深面,其位置较结肠右曲高。左后侧借膈结肠韧带附于膈下,后方贴胰尾和左肾,前方邻胃大弯并被肋弓所掩盖。因此,结肠左曲的肿瘤在触诊时不易被扪及,易漏诊。降结肠:上接结肠左曲,沿腹腔左外侧区下降至左髂嵴水平,移行为乙状结肠,长25 30cm,属于腹膜间位器官。其内侧为左肠系膜窦和空肠肠襻,外侧为左结肠旁沟。乙状结肠:在左髂嵴水平续于降结肠,经髂腰肌前面,跨左侧髂外血管、睾丸(卵巢)血管和输尿管前方降人盆腔,在第3骶椎前方移行为直肠,长约40cm。乙状结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具有较长的系膜,因而活动性较大,易发生乙状结肠扭转。2. 阑尾的体表投影位置和寻找的方法。阑尾根部附着于盲肠的位置一般比较恒定。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有两种方法描述:McBurney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炎时投影处常有明显压痛3. 阑尾系膜的结构特点阑尾动脉的走行及临床意义。1)呈三角形,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方。阑尾的血管行走于系膜的游离缘内,故阑尾切除时,应从系膜游离缘进行血管结扎2)阑尾动脉来自回结肠动脉,多数为1支,阑尾动脉进入阑尾系膜内沿系膜游离缘走行,发出分支分布于阑尾。阑尾炎时,细菌可随阑尾静脉血流入肝,引 肝脓肿。因此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时,切勿挤压阑尾,以免细菌进入血液,造成感染扩散4. 结肠的动脉供应特别是结肠中动脉的解剖。1)回结肠动脉2)右结肠动脉3)中结肠动脉:胰颈下缘起于肠系膜上动脉,进入横结肠系膜,行向右下,近结肠右曲处分为左、右支,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吻合。中结肠动脉发出的分支供应横结肠4)左结肠动脉5)乙状结肠动脉(四)腹膜后隙1. 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器官和结构。腹膜后隙(retroperitoneal space)位于腹后壁,介于腹后壁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方至膈,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下至骶岬平面与盆腔腹膜后隙相延续;两侧向外连于腹膜外筋膜。因此,腹膜后隙内的感染可向上、下扩散。腹膜后隙内有肾、肾上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重要结构,并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2. 肾的位置、毗邻、被膜,蒂结构的排列。1)肾位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贴附于腹后壁,两肾的肾门相对,上极相距稍近。受肝右叶的影响,右肾低于左肾1-2cm。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左、右侧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2)肾的上方与肾上腺相邻,两者虽共为肾筋膜所包绕,但其间被结缔组织分隔,故肾下垂时肾上腺可不随肾下降。两肾的内下方为肾盂和输尿管,内后方分别有左、右腰交感干。左肾的内侧为腹主动脉,右肾的内侧为下腔静脉。两肾前方的毗邻不同。左肾的前上部为胃后壁,中部有胰尾横过,下部有空肠及结肠左曲;右肾的前上部为肝右叶,下部为结肠右曲,内侧为十二指肠降部。两肾后面第12肋以上部分与膈和胸膜腔相邻。第12肋以下部分,除有肋下血管、神经外,自内向外有腰大肌及其前方的生殖股神经,腰方肌及其前方的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等3)肾的被膜有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肾筋膜、脂肪囊和纤维囊。肾筋膜(rend fascia)又称Gerota筋膜,分为前、后两层(即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共同包绕肾和肾上腺。在肾的外侧缘,两层筋膜相互融合,并与腹横筋膜相连接。在肾的内侧,肾前筋膜越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与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续。肾后筋膜与腰方肌、腰大肌筋膜汇合后,向内侧附于椎体和椎间盘。在肾的上方,两层筋膜于肾上腺的上方相融合,并与膈下筋膜膜连续。在肾的下方,肾前筋膜向下移行于腹膜外筋膜,肾后筋膜向下至髂嵴与髂筋膜愈着。由肾筋膜发出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穿过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对肾有一定的固着作用脂肪囊又称肾床,为脂肪组织层,成人厚度可达2cm,在肾的后面与边缘更为发达,脂肪囊有支持和保护肾的作用纤维囊又称肾纤维膜,为肾的固有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质薄而坚韧,被覆于肾表面,有保护肾的作用4)肾蒂:由出入肾门的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组成。主要结构的排列由前向后依次是: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由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3. 输尿管的行程及与其交叉的结构。输尿管(ureter)是位于腹膜后隙的一对细长的富有弹性的管状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输尿管上端起自肾盂,下端终于膀胱,成人长25 30cm。根据输尿管的行程将其分为三部:①腹部(腰段),自肾盂与输尿管交界处至跨越髂血管处;②盆部(盆段),从跨越髂血管处至膀胱底;③壁内部(膀胱壁段),为斜穿膀胱壁的部分。输尿管腹部长13 14cm,紧贴腰大肌前面向下内侧斜行,在腰大肌中点稍下方有睾丸(卵巢)血管斜过其前方。输尿管腹部的体表投影在腹前壁与半月线相当;在腹后壁约与腰椎横突尖端所作的连线一致。输尿管腹部的上、下端分别是输尿管的第1、2狭窄处,上端为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约0.2cm;下端为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直径约0.3cm,其中间部分较粗,直径约0.6cm4. 肾上腺的动脉供应及来源。供应肾上腺的动脉有肾上腺上、中、下动脉。肾上腺上动脉起自膈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起自腹主动脉,肾上腺下动脉起自肾动脉。这些动脉进入肾上腺后,于肾上腺被膜内形成丰富的吻合,并发出细小分支进入肾上腺实质。肾上腺静脉通常为1支,左侧汇入左肾静脉,右侧汇入下腔静脉5.毗邻、脾的毗邻。1)脾(spleen)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暗红色,质地柔软,位于左季肋区第9-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脾的膈面贴膈,脏面的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份邻左肾上腺和左肾,脾门处邻胰尾,脾门前下方邻结肠左曲。脾的下端有膈结肠韧带加以支持6. 腹主动脉脏支的名称和分布范围。不成对的脏支1) 腹腔干(celiac trunk):为一短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其起点多平第1腰椎。其分支有变异,但以分出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胃左动脉者为多见。2) 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在腹腔干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经胰颈与十二指肠水平部之间进入小肠系膜根,呈弓状行至右髂窝。其分支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3) 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在第3腰椎水平,起自腹主动脉前壁,沿腹膜壁层深曲行 向左下方进人乙状结肠系膜,其分支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2)成对的脏支1) 肾上腺中动脉(middie suprarenal artery) :在肾动脉上方平第1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壁,分布于肾上腺中部。2) 肾动脉(renal artery):多在第2腰椎平面、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稍下方,由腹主动脉的两侧壁发岀。左肾动脉较短,右肾动脉较长。3) 睾丸(卵巢)动脉(testicular (ovarian) artery):在肾动脉起点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外侧壁,下行一段距离后与同名静脉伴行,在腹膜后隙斜向外下方,越过输尿管前方。睾丸动脉经腹股沟管深环进人腹股沟管随精索下行,分布于睾丸;卵巢动脉在小骨盆上缘处进人卵巢悬韧带,分布于卵巢。7.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腰交感干的位置和排列关系及临床意义。1)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又称主动脉腹部,在第12胸椎下缘经膈的主动脉裂孔进人腹膜后隙,沿脊柱的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体下缘水平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全长14~15 cm,周径2. 9 3 cm。腹主动脉的前方与胰、十二指肠升部及小肠系膜根等相邻;后方为第1 4腰椎及椎间盘;右侧为下腔静脉;左侧为左腰交感干。腹主动脉周围还有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和神经丛等2)下腔静脉:位置:在第5腰椎体前方3)腰交感干(lumbar sympathetic tnmk)由3 4个神经节和节间支构成,位于脊柱与腰大肌之间,被椎前筋膜所覆盖,上方连于胸交感干,下方延续为骶交感干。左、右交感干之间有横行交通支相连。左腰交感干与腹主动脉左缘相距约1 cm,右腰交感干的前面除有下腔静脉覆盖外,有时有1 2支腰静脉越过。两侧交感干的下段分别位于左、右髂总静脉的后方,外侧有生殖股神经并行,行腰交感干神经节切除术时应注意鉴别。在交感干附近有小的淋巴结,应与交感干神经节鉴别。盆部与会阴1. 男、女性直肠、膀胱的毗邻。直肠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骶骨、尾骨和梨状肌相邻,其间有骶正中血管、骶外侧血管、骶静脉丛、直肠上血管、骶丛和骶交感干等。直肠两侧借直肠侧韧带连于盆侧壁,韧带内有直肠下血管和盆内脏神经等结构,韧带后方有盆丛及髂内血管的分支。直肠前方的毗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前壁在腹膜返折线以上,隔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上部和精囊相邻,腹膜返折线以下则与膀胱底下部、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及输尿管盆部相邻。女性直肠前壁在腹膜返折线以上,隔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及阴道穹后部相邻,腹膜返折线以下则与阴道后壁相邻。2. 在腹、盆部与输尿管交叉的结构。3. 尿道在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尿外渗。男性尿道损伤因破裂的部位不同,尿外渗的范围也不同。如仅有尿道海绵体破裂,阴茎深筋膜完好,渗出的尿液可被局限在阴茎范围内。如阴茎深筋膜也破裂,尿液则可随阴茎浅筋膜蔓延到阴囊和腹前壁。若尿生殖膈下筋膜与尿道球连接的薄弱处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再向前上进入阴囊、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如尿道在尿生殖膈以上破裂,尿液将渗于盆腔的腹膜外间隙内4. 前列腺的位置和毗邻。前列腺(prostate)为不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膀胱颈和尿生殖膊之间。前列腺质坚实,呈栗子形,可分为底、体、尖三部。〗上端宽大为前列腺底,与膀胱颈相接,男性尿道在前列腺底近前缘处穿入。前列腺的下端尖细称前列腺尖,与尿生殖隔相邻,尿道由此穿出。底与尖之间的部分称前列腺体。前列腺体的前面有耻骨前列腺韧带,连接前列腺鞘与耻骨后面。体的后面较平坦,正中有一纵形的浅沟称前列腺沟,借直肠膀胱隔与直肠壶腹相邻。5. 会阴浅、深袋的形成与尿道破裂时尿外滲的解剖关系。1)会阴浅隙(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又称会阴浅袋,为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的裂隙。由于会阴浅筋膜与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腹前壁浅筋膜深层相延续,因此会阴浅隙向前上方开放,与阴囊、阴茎和腹壁相通。会阴浅隙内,两侧坐骨支和耻骨下支的边缘分别有阴茎海绵体左、右脚附着,脚表面覆盖有坐骨海绵体肌。尿道海绵体的后端为尿道球,在正中线上贴附于尿生殖膈下筋膜的下表面,尿道球的表画盖有球海绵体肌。一对狭细的会阴浅横肌位于会阴浅隙的后方,起自坐骨结节的内前份,横行向内止于会阴中心腱2)会阴深袋,为尿生殖隔上、下筋膜之间的裂隙。因两层筋膜在前、后端都互相愈合,因此会阴深隙为一密闭的间隙。深隙内主要有两对扁肌,附于两侧的耻骨弓。位于前部的是尿道扩约肌,其大部分肌纤维围绕尿道膜部,为尿道的随意括约肌。在女性包绕尿道和阴道,可缩紧尿道和阴道,故又称尿道阴道括约肌。位于会阴深隙后部的是会阴深横肌,起自坐骨支内侧面,向内附于会阴中心腱。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与覆盖其上、下面的尿生殖隔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隔3)男性尿道损伤因破裂的部位不同,尿外渗的范围也不同。如仅有尿道海绵体破裂,阴茎深筋膜完好,渗出的尿液可被局限在阴茎范围内。如阴茎深筋膜也破裂,尿液则可随阴茎浅筋膜蔓延到阴囊和腹前壁。若尿生殖膈下筋膜与尿道球连接的薄弱处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再向前上进入阴囊、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如尿道在尿生殖膈以上破裂,尿液将渗于盆腔的腹膜外间隙内。6. 坐骨直肠窝的结构内容及临床意义。1)位置形态: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两侧,略似尖朝上方、底向下的锥形腔隙2)周界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的盆膈下筋膜;外侧壁的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闭孔筋膜及深会阴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后壁为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深部的骶结节韧带;窝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3)内容:内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淋巴结、脂肪组织从阴囊皮肤切开直达鞘膜腔,需经过哪些层次?经过以下层次:皮肤、内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睾丸鞘膜壁层进入鞘膜腔7. 阴囊层次及其与腹壁和会阴筋膜的移行关系。阴囊皮肤薄而柔软,颜色深暗,有少量阴毛。阴囊的浅筋膜称肉膜,含有平滑肌纤维,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舒缩,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有利于精子的发育和生存。肉膜与皮肤组成阴囊壁,并在正中线上发出阴囊中隔(scrotal septum),将阴囊分成左、右两部。阴囊深面由外向内依次为: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和睾丸鞘膜。睾丸鞘膜只包裹睾丸和附睾,分为脏、壁两层,脏层贴于睾丸和附睾的表面,壁层贴于精索内筋膜内面。脏、壁两层在附睾后缘互相移行,两层之间为鞘膜腔,內含少量浆液,可因炎症液体增多,形成睾丸鞘膜积液上肢1. 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臂前区,沿肱二头肌外侧沟向上,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在肘部接受肘正中静脉后,沿肱二头肌内侧沟向上,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也可拌肱静脉向上,至大圆肌下缘处注入腋静脉。2. 腋窝的构成及内容(腋鞘的构成),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1)腋鞘:构成:由椎前筋膜延续包绕腋血管及臂丛而成临床意义:锁骨下臂丛麻醉,需将药液注入此鞘2)腋淋巴结位于腋窝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沿腋血管排列,可分5群①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端排列,收纳上肢的淋巴;②胸肌淋巴结:在胸小肌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胸前外侧壁、乳房外侧部的淋巴;③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胸背神经排列,收纳背部、肩部及胸后壁的淋巴;④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底的脂肪组织中,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人尖淋巴结;⑤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端排列,收纳中央群及其他各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以及乳房上部的淋巴,其输出淋巴管汇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3. 三边孔、四边孔的构成及通过结构。1)三边孔:位置:在腋后壁构成:由肱三头肌长头与大、小圆肌三者围成穿过结构:旋肩胛血管2)四边孔:位置: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周界: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其内有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穿行4. 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与肱二头肌的关系位置关系。肱动脉:为腋动脉在大圆肌下缘处的直接延续,在臂前份拌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静脉:两条,伴行于肱动脉的两侧。肱二头肌内侧。肌皮神经:发自臂丛外侧束,斜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行向外下,发出肌支支配上述三肌。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先伴肱动脉内侧下行,肱二头肌内侧。正中神经:以两根分别发自臂内、外侧束,先行于肱动脉外侧,在臂中点越过肱动脉前方,在肱二头肌内侧。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在臂上部位于肱动脉后方,继而与肱深动脉伴行进入肱骨肌管至臂后区。5. 肱骨肌管的构成及内容,桡神经易损伤的部位。1)肱骨肌管:构成:为肱三头肌与肱骨的绕神经沟围成的管道通过结构:内有饶神经及肱深血管通过2)6. 肘窝的周界及内容。肘窝:是指肘前区尖端向下,底朝上的三角形凹陷。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窝底由肱肌、旋后肌及肘关节囊构成;窝顶有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覆盖。内容:以肱二头肌腱为标志,其内侧从外向内依次为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肱动脉在约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桡动脉越过肱二头肌腱表面斜向外下,至肱桡肌内侧继续下行。尺动脉经旋前圆肌深头深面至侧腕屈肌深面下行。正中神经越过尺动、静脉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指浅屈肌深面下行。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7. 腕部深筋膜形成的韧带及通过腕横韧带浅面及腕管的结构。3)腕管:构成: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通过结构: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9条肌腱、正中神经和两个囊8. 手掌的层次深筋膜和筋膜鞘。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层结构:厚薄不一,分为两侧的鱼际筋膜、小鱼际筋膜和掌心部的掌腱膜三部分。鱼际和小鱼肌筋膜较薄,在掌心部的掌腱膜厚而坚韧,呈尖端向近侧的三角形。掌腱膜有纵、横纤维构成,其尖向近侧,与掌长肌腱相连,其远侧部达掌骨头平面分为4书,走向第2~5指近节指骨底,续为指纤维鞘。在掌骨头处,掌腱膜深层的横行纤维与其远侧4束纵行纤维之间,围成3个纤维间隙称指蹼间隙,内有大量脂肪、指血管、神经及蚓状肌腱,是手掌、手背及手指掌、背侧之间的通道。深层结构:深筋膜深层较薄,其中覆盖于骨间掌侧肌级掌骨表面的为骨间掌侧筋膜,覆盖于拇收肌表面的为拇收肌筋膜。骨筋膜鞘:从掌腱膜的外侧缘发出掌外侧肌间隔,向深面伸入附于第1掌骨,在手掌形成3个骨筋膜鞘,即外侧鞘、中间鞘和内侧鞘。从掌腱膜的内侧缘发出掌内侧肌间隔,向深面伸入附于第5掌骨。外侧鞘:又名鱼际鞘,位于掌外侧肌间隔的外侧。由鱼际筋膜、掌外侧肌间隔和第1掌骨围成。内有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机和拇长屈肌及腱鞘,以及至拇指的神经、血管等。中间鞘:位于掌内、外侧肌间隔之间。由掌腱膜掌内、外侧肌间隔,骨间掌侧筋膜内侧半及拇收肌筋膜共同围成,内有指浅、深屈肌的8条肌腱、4块蚓状肌、屈肌总腱鞘、掌浅弓及其分支和神经等。内侧鞘:又名小鱼际鞘,位于掌内侧肌间隔的内侧。由小鱼际筋膜、掌内侧肌间隔和第5掌骨围成。内有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和至小指的血管、神经等。 除以上3个骨筋膜鞘外,在中间鞘的后方外侧半还有拇收肌鞘,由拇收肌腱膜、骨间掌侧腱膜、第1掌骨和第3掌骨共同围成,内有拇收肌。9. 掌浅弓的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浅支的分支与分布。1)掌浅弓: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形成,位于掌腱膜深面,指屈肌腱及蚓状肌浅面。自掌浅弓的凸缘发出4条分支:一支为小指尺掌侧动脉,至小指尺侧缘;其余3支为指掌侧总动脉,行向指蹼,在掌指关节附近各分为2支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别至第2~5指相对缘。掌浅弓及其分支有同名静脉伴行。尺动脉主干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入手掌时,在豌豆骨处下方发出掌深支穿小鱼际至掌深部,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2)正中神经:经腕管入手掌,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面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行于掌浅弓深面。每条又各分支为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相对缘的皮肤,并发出肌支至第1、2蚓状肌。返支是由第1指掌侧总神经约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发出,进入鱼际肌内,分支支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返支在手部位置表浅,易受损伤,损伤后出现拇指不能对掌等功能障碍。3)尺神经:在屈肌支持带浅面,伴行于尺动脉内侧入手掌。在豌豆骨处下方分为浅、深两个终支。尺神经浅支发出分支至掌短肌,并在该肌深面又分为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总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小指掌面尺侧缘,指掌侧总神经至指蹼间隙处又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小指、环指相对缘皮肤。尺神经深支主要为肌支,与尺动脉深支伴行,穿小鱼际肌至手掌深部,行于掌浅弓的近侧,发出分支至小鱼际诸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和拇收肌。10. 手掌的间隙(鱼际间隙、掌中间隙)的位置、周界及通连。1)鱼际间隙:位置:位于掌中间鞘的桡侧半周界:位于掌中间隔,外侧肌间隔与拇收肌筋膜之间通向:其近侧端为盲端,远侧经第一蚓状肌鞘与示指背侧相通2)掌中间隙:位置:位于掌中间鞘的尺侧半周界:前界为第3~5指的屈指肌腱、屈肌总腱鞘及第2~4蚓状肌;后界是骨间掌侧筋膜,外侧为掌中隔;内侧为掌内侧肌间隔通向: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经第2~4蚓状肌鞘达第2~4指蹼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11. 手背的层次、筋膜间隙和临床意义以及手背皮肤的神经支配。1)浅层结构:手背静脉网 浅淋巴管 皮神经深层结果:深筋膜 筋膜间隙 指伸肌腱2)筋膜间隙:由于手背的筋膜在掌骨的近、远端批次结合,因此在浅筋膜、手背腱膜和骨间背侧筋膜之间形成3个筋膜间隙。手背皮下间隙:为浅筋膜与手背腱膜之间的间隙。 腱膜下间隙:位手背腱膜与骨间背侧腱膜之间的间隙。临床意义:手背皮下间隙和腱膜下间隙比较疏松,且常有交通。因此,当手背感染时,炎症可互相扩散,致使整个手背肿胀。3)皮神经:手背的皮神经主要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手背支。桡神经经浅支在桡骨茎突上方5cm处浅出,继转至背侧,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指近节制6背皮肤。尺神经手背支在前臂下部从尺神经发出后,在腕的尺侧稍上方穿深筋膜浅出,转向背侧下行,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小指、环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以及环指桡侧半和中指尺侧半近节指背皮肤。12. 手指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特点(指髓间隙),指腱鞘和伸指肌腱的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指髓间隙:位置:位于远节指骨远侧4/5的皮肤和骨膜之间特点:有纤维隔连于皮肤和指深屈肌腱末端,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形成指髓间隙内容: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2)指腱鞘:位置: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构成:由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两部分组成作用:腱纤维鞘为深筋膜增厚所形成的骨纤维性管道,对肌腱起约束、支持和滑车作用;腱滑膜鞘位于腱纤维鞘内,由滑膜构成,为包绕肌腱的双层套管状结构,分脏、壁两层,两层之间有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的摩擦3)伸指肌腱:越过掌骨头后向两侧扩展,包绕掌骨头和近节指骨背面,形成指背腱膜,又称腱帽。指背腱膜向远侧分为三束,中间止于中节指骨底,两侧束在中节指骨背面合并后,止于远节指骨底13. 上肢血管(腋动脉、旋肱后动脉、肱动脉、肱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相伴行的神经。腋动脉伴行神经:胸背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旋肱后动脉伴行神经:肱动脉伴行神经:肌皮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肱深动脉伴行神经:桡神经尺动脉伴行神经:尺神经桡动脉伴行神经:桡神经浅支头静脉伴行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 臂外侧下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肋间臂神经贵要静脉伴行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 臂外侧下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肋间臂神经下肢1. 大、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及伴行结构,大隐静脉高位属支。1)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足内侧缘、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行,经肱骨内侧踝 后方2cm处上行至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向前上,最后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其注入点称隐股点。在注入股静脉之前收纳了5条属支:阴部外静脉来自外生殖器;腹壁浅静脉来自脐以下腹壁浅层;旋髂浅静脉来自腹壁外下部及大腿外侧上端;股内侧浅静脉来自股内侧部;股外侧浅静脉来自股外侧部。上述5条静脉注入大隐静脉的形式有不同的类型,相互之间有侧支吻合。大隐静脉曲张需进行高位结扎术时,必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2)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经外踝后方转到小腿后面,沿正中线上行至腘窝下角处,穿腘筋膜进入腘窝注入腘静脉。小隐静脉有7~8个静脉瓣,并与大隐静脉和深静脉有许多吻合。2. 通过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及位置关系。1)梨状肌上孔:穿过梨状肌上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臀上动脉分浅支、深支,浅支行于臀大肌和臀中肌之间,营养臀大肌,深支行于臀中肌和臀小肌之间,营养臀中、小肌和髋关节。臀上静脉与动脉伴行。2)梨状肌下孔:穿过梨状肌下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臀下动、静脉主要分部于臀大肌,并分别与臀上血管吻合。阴部内动、静脉从梨状肌下孔穿出后,越过骶棘韧带后面,经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分布于会阴各结构。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股后皮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后伴坐骨神经后外侧下降至股后区皮肤。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后,在臀大肌和股方肌之间,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3)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由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其间通过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这些结构由坐骨小孔进入坐骨直肠窝,分布于会阴部诸结构。3.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腹股沟浅淋巴结:按位置可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斜行排列于腹股沟韧带下方,有2~6个淋巴结,主要收纳腹前外侧壁下部、会阴、外生殖器、臀部及肛管、女性子宫的部分淋巴结。下群有2~7个淋巴结,沿大隐静脉末段纵行排列,主要收纳下肢的浅淋巴结和会阴、外生殖器的部分淋巴结。腹股沟管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4. 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1)深筋膜:大腿的深筋膜又称阔筋膜或大腿固有筋膜,坚韧致密,为全身最厚的筋膜。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髂嵴,与臀筋膜和会阴筋膜相续,下方与小腿筋膜和腘筋膜相续。在大腿外侧,阔筋膜明显增厚形成一扁带状结构称髂胫束。髂胫束:起自髂嵴前份,上部分为二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并供其附着,下端附于胫骨外侧踝、腓骨头和膝关节囊下部。临床上常用髂胫束作为体壁缺损、薄弱部或关节交叉韧带修补重建的材料。2)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为阔筋膜在趾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的一卵圆形薄弱区。表面覆盖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过。隐静脉裂孔的外缘锐利而明显称镰状缘,上端止于耻骨结节并于腹股沟韧带相续,下端与耻骨肌筋膜相续。5. 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三角的组成及内容。1)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的间隙被髂耻弓(连于腹股沟韧带与髂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分为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二者是腹、盆腔与股前区之间的重要通道。2)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肌腔隙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内界为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后外界为髂耻弓。血管腔隙内有股鞘、股动脉、股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和淋巴管通过。骨筋膜鞘:阔筋膜向大腿深部发出3个肌间隔,即内侧肌间隔、外侧肌间隔、后肌间隔,伸入肌群之间并附于股骨粗线,形成3个骨筋膜鞘,容纳相应的肌群、血管和神经。前骨筋膜鞘:容纳股前肌群,股动、静脉,顾神经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内测骨筋膜鞘:容纳股内侧肌群,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后骨筋膜鞘:容纳骨后肌群、坐骨神经等。3)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三分之一部,为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立三角形凹陷,向下续收肌管。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由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内容:股三角的内容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神经、股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等。4)股鞘:为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上段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股鞘分为三个腔,外侧腔容纳股动脉,中间腔容纳股静脉,内侧腔形成股管。股管:为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长约1. 3cm。股管前界主要为腹股沟韧带、腹横筋膜、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股管的下端为盲端,称股管下角,正对着隐静脉裂孔。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其外侧为股静脉内侧界为纤维隔,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股环被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所覆盖称股环隔或内筛板,股环隔上面盖有壁腹膜。股管内除含有1~2个腹股沟淋巴结外,尚有脂肪组织填充。 股动脉:为髂外动脉的延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进入股三角,向下依次穿过收肌管和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6. 股管的位置和组成及临床意义,股环的周界和股疝的形成。1)股管:为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长约1. 3cm。股管前界主要为腹股沟韧带、腹横筋膜、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股管的下端为盲端,称股管下角,正对着隐静脉裂孔。2)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其外侧为股静脉内侧界为纤维隔,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股环被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所覆盖称股环隔或内筛板,股环隔上面盖有壁腹膜。股管内除含有1~2个腹股沟淋巴结外,尚有脂肪组织填充。临床意义:股环是股管上端通腹腔的通道,当股内压增高时,腹腔脏器(主要为肠管)可经股环至股管,最后经隐静脉裂孔处突出而形成股疝。股疝以女性较为多见。在股环上方常有腹壁下动脉的闭孔支或异常闭孔动脉经过腔隙韧带附近,故行股疝修补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此动脉。因股环前、后、内三面均为韧带结构,不易延伸,所以股疝易发生嵌顿纹窄。7. 收肌管(Hunter管)的周界、内容及位置关系。Hunter管:位置形状:位于股中1/3段的前内侧面,横断面呈三角形,长约15~17cm构成:前壁为缝匠肌、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大收肌。上口通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上角内容:由前向后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及周围的淋巴结8. 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和支配范围。坐骨神经:起于骶丛,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多数以单干形式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降至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中,主要从内侧发出肌支,支配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支配股二头肌短头的神经有腓总神经发出。9. 腘窝的周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境界:外上界为股二头肌,内上界为半膜肌和半腱肌,内下界和外下界分别为腓肠肌内测头和外侧头,窝顶为腘筋膜,窝底由下而上依次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及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内容:腘窝内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等。在腘窝中部有浅入深为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腘窝外上界有腓总神经。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10. 小腿后区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胫神经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1)胫后动脉:在小腿后群肌浅、深间层之间下行,沿途分支营养邻近的肌。主干经踝后方进入阻四。胫后动脉起始处发自腓动脉,紧贴腓骨后内侧,行走于腓骨与拇长屈肌之间,向下至外踝后方浅出。腓动脉主要分支营养附近肌和胫、腓骨。3)胫神经: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行胫后动脉下行,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胫神经主要发出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其皮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分布于小腿后面的皮肤。11. 踝管的形成和通过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踝管:构成: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内侧面共同构成结构:屈肌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通道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静脉及胫神经和拇长屈肌腱临床意义:踝管为小腿后区与足底的重要通道,感染可借踝管相互12. 与下肢血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伴行的神经。1)与股动脉伴行 神经:股神经2)与腘动脉伴行神经:胫神经3)与胫前动脉伴行神经:腓深神经4)与胫后动脉伴行神经:胫神经3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