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到实验室中去: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目标】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重点、难点】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基础知识预习】实验用品:1、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 、 、 、 、 、 、 、 、 、、 、 、 、 、 等。2、实验室中的试剂和仪器: 、 、 、 、 、 、 、 、氯化钠溶液、坩埚钳、酒精灯、药匙、试管。(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物理共性: 、 、 和 等。2、金属铜的物理性质: 。3、金属铁的物理性质: 。4、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课堂练习】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要除去铁粉,可用物理方法 ,也可用化学方法,加入 ,方程式是 。(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结论: 。2、实验步骤:取少量铝粉,均匀地平摊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现象: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与结论: 。【课堂练习】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甲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乙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丙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对氧的化学活动性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三)、探究 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实验步骤:取1 mL~2 mL 硫酸亚铁溶液放于试管中, 再将锌粒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和结果: 。分析、结论: 。2、实验步骤:取1 mL~2 mL 硫酸亚铁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铜丝插入溶液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和结果: 。实验结论: 。【课堂练习】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课堂活动】活动一: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1、 用砂纸打磨细铜丝、细铁丝、铝箔、白炽灯的灯丝、订书钉等,用滤纸(或软布)擦拭后观察颜色和光泽。2、选择几种金属制品,尝试一下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3、铝箔、铜丝,手持金属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烫伤!),试试金属的传热能力4、利用电池、小灯泡试试步骤3中的三种金属的导电能力5、用磁铁分别吸引上述金属材料活动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实验1: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2、实验2:取少量铝粉,均匀地平摊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活动三、探究 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实验1:取1 ~2 mL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再将锌粒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2、实验2:取1~2 mL 硫酸亚铁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铜丝插入溶液中观察现象。【课堂检测】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2、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B.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3、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A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无现象 Ag > ZnB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度比铁丝快 Zn > FeC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Fe > CuD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Al > Mg【课堂小结】金属的物理共性 导热、导电性、有金属光泽等探究金属的性质 金属能与酸反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