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主要围绕海水运动展开,重点落实“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内容要求。海水的运动形式复杂多样,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是海浪、潮汐和洋流。
在“海浪”部分,教材编排思路是“成因-影响”,内容重点是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浪有很多种类型,教材以最常见的风浪为例解释海浪。在极端情况下,海啸和风暴潮会带来巨浪,形成灾害。教材以1953年荷兰风暴潮事件设计“案例”,详细说明风暴潮给荷兰带来的伤害,以及灾后荷兰着手风暴潮的防御。海浪会侵蚀海岸,人们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缓海浪侵蚀。
在“潮汐”部分,教材编排思路是“成因-规律-影响”。其中,潮汐的成因和规律教材简单处理,不展开讲解,也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本节的重点是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图文并茂地说明人类利用潮汐规律开展采集、养殖、发电、航运等活动,使学生对潮汐有直观的认识。
在“洋流”部分,教材编排思路是“分类-影响”。教材介绍洋流的分类简单提到寒、暖流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对于洋流的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影响在于航行、污染物扩散等,间接影响在于洋流影响海洋生物资源,从而影响渔业捕捞。案例“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明人类过度捕捞和破坏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虽然洋流没有改变,但渔场不复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课标原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习能力要求: ①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②了解海浪的概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理解潮汐的成因、规律,掌握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了解洋流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了解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 3.区域认知:借助相关地图和示意图,了解波浪、潮汐和洋流发生的不同区域,理解海水运动对地球上不同区域的影响。 4. 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生活实例或示意图,分析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波浪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重点:海水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海水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
上课时播放歌曲《军港之夜》,同时用PPT展示歌曲中几句本节课会用上的歌词,让学生听完歌之后思考问题:
从所给的歌词中找出跟海浪有关的关键信息,初步理解形成海浪的动力以及海浪的基本特征。
【学生活动】
收听歌曲《军港之夜》,从以下歌词中找出海浪的影响要素,理解海浪特征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用旧瓶装新酒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新课讲解
1、海浪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教师活动】
直接抛出问题:
海浪是什么?为何能把战舰轻轻地摇 ?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第57页中根据图文资料,找出相关定义及特征。
【设计意图】整合书本知识,梳理要点,通过对比区分降低记忆难度。
2、海浪的分类
【教师活动】
抛出问题:
歌词描述中的海浪是轻柔温和的,是否存在暴躁猛烈的风浪?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那么不太常见的海浪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所给问题及教材第58页的文字描述,找出风暴潮及海啸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了解这两种巨浪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3、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
布置任务:
结合教材57-58总结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所给信息找出海浪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表现。
运动:冲浪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海上活动:冲浪、勘探、航行等避开大的海浪
灾害预防:加强研究、修建挡潮闸及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来自《中国国家地理》的视频《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让学生在观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中结合所学的古诗词,对潮汐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讲解
1、潮汐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教师活动】
给出潮汐的动图和提出问题:潮汐是什么 ?潮汐如何产生 ?
讲解天体的引潮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出潮汐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增加课堂互动,加强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活动探究】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结合教材60页资料分角度回答:
2、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
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分析,知道潮汐可用于景观欣赏。
提出问题:除景观欣赏之外,潮汐海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资料及生活体验,总结分析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跟洋流有关的三行情诗,提出问题:
请在以上文字中,找出跟洋流有关的关键字词,体会洋流的特征。
【学生活动】
通过关于洋流的三行情诗,从中体会洋流的动力及特征。
二、新课讲解
1、洋流的定义及分类
【教师活动】
讲解洋流的定义及按照海水温度差异的分类情况。
【学生活动】
根据下图:
画出洋流流向
判断洋流性质:寒流or 暖流
判断所绘制洋流所属半球:南半球or 北半球
2、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
连续抛出问题,让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找出答案。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影响人类活动
(2)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直接影响:海洋航行、海洋污染
航行: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威胁航运安全
海洋污染: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带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
大了污染范围。
间接影响: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大渔场的形成
浮游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水域,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所给材料及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问题探究:
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