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书法教案(第2课)教学版块(课题) 书法欣赏的基本方法 课时 40分钟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作品,掌握书法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语言应用:学习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中的“无声之美”,“无形之相”。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明确书法欣赏的基本方法。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感受书法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明确书法欣赏的基本方法。课后练习2临写。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习、明确书法欣赏的基本方法。课后练习2临写。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作记录。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书法欣赏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来说,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看的是有没有“古韵”,也就是古人的笔迹。因为任何一个书法家都是由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而得来灵感的。优秀的书法家能辨别一幅书法作品蕴含了哪些书法家的风格,而我们常人欣赏书法主要还是以观书法以受熏陶、赏书法以得品位为主。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课程新授对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下面具体来看看!1.观神采-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所谓神采,是指作品整体所显现的一种精神气韵。观神采即从整体上领悟作的精神内涵。欣赏书法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彩、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充分的赏析。远观,抓住第一印象欣赏书法作品和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首先要抓住第一印象,这也就是要抓住大效果,抓整幅作品的总体感觉。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内行人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捕捉它的视觉效果。从形式上看,章法(大章法、小章法)是否自然天成,浑圆和谐,所调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是否达到气象非凡,内涵深邃,境界超凡,博大宏远,因而将作品熔铸成一个生气贯注的整体,从而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至少能通过画面的气氛看出画面的情调。进而从风格上审视:是否质朴率真、自然古雅、清新而不恶俗。然后再看作品是否有夺人心魄的形象和神采以及令人激动不已的节奏和韵律。 近看,细察入微有人说,书法欣赏,远看气势,近看笔法。这不无道理,但近看不仅仅局限于笔墨技巧,其形象、神采、韵致都在不断深入。在笔墨技巧方面,主要从线条的质量性进行审度,分析其轻得缓急、刚柔、动静、曲直、虚实、使转、浓淡、枯润等,还要看笔墨变化及力感的微妙表现,是否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老辣苍劲,飘逸流畅。2.识心境-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任何书法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都是某种文化的积淀。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3.审法度-用笔用墨及布白技巧所谓法度,就是规范、规则、秩序。书法的神采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用墨等来表现的,神采寓于形质之中,而这种表现都是按照美的规律、一定的形式法则来进行的。因此,神采的表现离不开一定的法度。书法,书而有法。对书法的欣赏,须从布白、结构、用笔、用墨诸方面入手,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书法家的创作。整体的布局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成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4.鉴独创-书法家风格特征及个性特点所谓独创,即书法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风格是书法家的性情、审美取向及技巧的总和,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就是说对书法的规律贯通之后,书法家会以独特的风格行世。就历代草书大家而言,无不具有强烈的书风,如张旭的颠逸.怀素的狂放、黄庭坚的态肆、王铎的雄奇、林散之的雅逸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的大气象是感染读者的第一要素。 书写者的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习书过程中对古代碑帖的选择以及对今人艺术流派的取舍,如果这种选择和取舍既适合自已的性情和精神气质,又能够在实践中对自己的钟爱和取向不断加以提炼和升华,那么,个人书风的建立自然是水到渠成。如果这种选择和取舍脱离书写者本人的个性,或者书写者缺乏鉴别、吸收和创变的思辨能力,则有可能走上弯路而导致作品的平庸。除此之外,风格和笔法技巧也是矛盾的统一体。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才能,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展欣赏,是进步欣赏才能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三、课堂练习学生临写练习2(课本69页),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知识拓展:每日习字应以多少字数、多长时间为宜 这要看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悟性好、进步快,可以多掌握几个字,原则上,一般可每日练两个有代表性的楷体字或行楷字,或一楷行。初学者练习应以巩固掌握为首要目的,不可求多求快,待逐渐悟到其中规律,便可自然提高习字数量与速度。时间也是以是否巩固住、掌握好为准,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一时不能进入状态,可稍事休息后再练每日坚持一两个小时足矣。如方法正确,不需百日,即可达到入门的目的。四、归整文房四宝作 业 完成临写练习1(课本67页),要求漂亮、工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