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海水的性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海水的性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教材版本 单元名
高中地理 高一 人教版2019 地球上的水
单元组织方式 教材原有单元(新授课)
课时内容 水循环,海水的性质,海水的运动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目标
3.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3.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2课时 海水的性质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青年论坛
【教学内容】海水的性质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021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天我们举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青年论坛,讨论研究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发展问题,参加本次青年论坛的主要有东营代表团/滨州代表团、潍坊代表团、德州代表团、淄博代表团和烟台代表团。首先进入第二个议题——靠海吃海
【教师】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洋为黄河三角洲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海洋都提供了什么物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海水中有什么。海水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这些性质都与人类息息相关。接下来进入本次论坛第一项:讨论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活动】结合图3.8太平洋西经170°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文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和3.9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思考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板书】一、海水的温度
1.概念
2.海洋热量收支来源
【教师】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状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结合其收支来源,思考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小组代表回答
【板书】3.影响因素:
【教师】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成员解读图3.8和图3.9,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合作探究】读图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总结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教师】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板书】4.分布规律
【教师】(展示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海水温度对黄河三角洲沿海地区有什么影响呢?请各位代表利用已有的资料思考讨论后畅所欲言。
【板书】5.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黄河刀鱼产于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的入海口,海中产卵,黄河里生长,属洄游鱼类。黄河刀鱼体形类似利刀,且银光闪烁,所以得名刀鱼。每年阳春三月,黄河口刀鱼即沿黄河口逆流而上,回游到东平湖去产卵,鱼卵孵化成鱼育肥后再沿黄河顺流而下入渤海生长和越冬,每年鱼汛要持续两个多月。
【教师】海水温度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生物丰富,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一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例如材料中提到的黄河口刀鱼。同时海水温度还会影响海洋航行。除此之外,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所以说海洋为黄河三角洲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使得该区域海洋运输业和渔业发展迅速,同时调节了本区域的气温变化。接下来我们进入本次发展论坛第二项:讨论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二、海水的盐度
1、概念
2.分布规律
【活动】描述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最高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北纬40°-60°盐度低于南纬同纬度海域。结合分布规律请各代表思考影响盐度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3.影响因素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水域封闭程度、结冰与融冰、洋流。
【教师】海水盐度又给各位代表的城市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板书】4.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海水中还有许多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如人们利用海水晒盐、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海水养殖对盐度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也称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例如海水淡化、直接用海水冲厕所,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各位代表结合自己的城市举例贴切,语言通俗精炼。我们继续进行,下面进入本次论坛最后一项:讨论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三、海水的密度
1.概念
【教师】播放长尾鲨号遇难视频,为什么潜艇会突然落到海底呢?请各位代表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其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
【教师】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潜艇航行到海中断崖处,因为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这说明海水密度受海水深度的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教师】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有何分布规律呢?各位青年代表结合你已有知识尝试回答一下。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为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的纬度海区一定深度那海水的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千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着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在高纬度地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
【教师】那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各小组讨论后总结发言。
【板书】2.影响因素
3.分布规律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是温度、盐度和深度。
【活动】本次论坛圆满的第二议题暂告一段乱,期待下次论坛。会后各代表团需要结合你手中的数据和其分布规律,画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曲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