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1 氯气的性质导学案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一、氯气的性质1、氯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2、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钠、铁、铜等都能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水的反应1体积的水大约可以溶解______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________,在常温下溶于水的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碱反应在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以__________为主要成分的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方程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导入1915年4月2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联军前线战场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黄绿色气体慢慢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你知道这种黄绿色气体是什么吗?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仪器装置:固+液 气主要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装置如下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4.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二、氯气的性质你能初步预测氯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吗?你能否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1.氯元素的存在及原子结构(1)氯元素的存在自然界中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洋是氯的巨大的资源宝库。(2)氯原子的结构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为。(3)氯原子的结构特点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原子半径较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大,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1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2.氯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或固态。在同温同压下,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使用Cl2要十分注意安全,因为Cl2有毒,且Cl2主要是损伤人的喉黏膜和肺,严重时可窒息死亡。因此,闻Cl2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特别提醒:①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值为标准状况时的体积值。由此可知,在常温(25℃)、1 L水中能溶解的氯气的最大量,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 L。②综合氯气的密度、溶解度、毒性和颜色等知识可知:在实验室里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也不能用排水法;在收集和应用氯气时,要防止使人中毒或污染环境;可通过气体的颜色判断氯气是否充满集气瓶。③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实验室中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3.氯气与金属的反应(1)与不活泼的金属——铜的反应:①反应条件:加热。②反应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CuCl2),加入水后,溶液呈蓝绿色。③化学方程式:Cu+Cl2 CuCl2(2)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①反应条件:钠去氧化膜,并切碎,加热。②反应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烟(NaCl)。③化学方程式:2Na+Cl2 2NaCl(3)与较活泼的金属——Fe、Mg、Al的反应:①反应条件:加热。②反应现象: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FeCl3),加入水后,溶液呈黄色。③化学方程式:2Fe+3Cl2 2FeCl3特别提醒:(1)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用钢瓶储运液氯;(2)铁元素有+2、+3价,氯气有强氧化性,铁与氯气反应时,铁呈+3价,而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铁呈+2价。4.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1)与氢气的反应:①反应条件:点燃或光照。②反应现象: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在集气瓶口呈白雾状(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氯气与氢气混合光照,会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③化学方程式:H2+Cl2 2HCl,H2+Cl2 2HCl。(2)与磷的反应①反应条件:点燃。②反应现象: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在集气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三氯化磷是液体,呈雾状;五氯化磷是固体,呈白烟状)。③化学方程式:2P+3Cl2(不足) 2PCl3,2P+5Cl2(足量) 2PCl5。(3)氯化氢与盐酸氯化氢通常为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极易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HCl气体约500体积)HCl的水溶液叫做盐酸。常用的浓盐酸中的HCl的质量分数约为37%~38%,密度为1.19 g/cm3,HCl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 mol/L。盐酸里易挥发出HCl气体,盐酸浓度越大或温度越高越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HCl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浓盐酸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工业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主要是Fe3+)而带黄色。浓盐酸要密封包装,低温储存。5.氯气与水的反应(1)Cl2的水溶液叫氯水,该水溶液的颜色为黄绿色,这说明其中含有氯气分子。(2)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3)氯水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Cl2、H2O、HClO、H+、ClO-、Cl-。其中包括三种分子,三种离子。(4)次氯酸的性质①弱酸性:HClO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能证明该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跟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OH-===ClO-+H2O。说明:次氯酸是一种极弱的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a.次氯酸的酸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b.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Ca(ClO)2+CO2+H2O===CaCO3↓+2HClO②不稳定性:补充实验:次氯酸的见光分解实验在一个盛满蒸馏水的500 mL的烧瓶中通入Cl2至饱和,然后倒置于水槽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无色气泡溢出,浅黄绿色溶液颜色变淡,直至消失。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产生的气体是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HClO 2HCl+O2↑、2HClO 2H++2Cl-+O2↑。③强氧化性: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中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等的漂白剂。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为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了。该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Cl2。探究:氯水的成分与性质(1)反应原理及成分:Cl2+H2O H++Cl-+HClOHClO H++ClO-2HClO 2HCl+O2↑新制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Cl2、H2O、HClO;离子有:H+、Cl-、ClO-、OH-(少量)。(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见下表):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成分 Cl2、HCl、HClO、H2O HCl、H2O颜色 淡黄绿色 无色性质 酸性、漂白作用 酸性(比新制的强)、无漂白作用原因 Cl2+H2O HCl+HClO, 2HClO 2HCl+O2↑(3)氯水的性质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 ④Cl-的性质。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有如下6种情况:a.只考虑Cl2的性质新制氯水中存在着大量的Cl2分子,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为了方便,有时实验室中常用氯水代替Cl2。如将新制氯水滴加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和通入Cl2的效果一样,都是Cl2分子将I-氧化成I2使淀粉变蓝。Cl2+2KI===2KCl+I2类似的还有KBr、FeCl2、H2S。如:2FeCl2+Cl2===2FeCl3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其反应为:SO2+2H2O+Cl2===H2SO4+2HClb.只考虑H+参与反应向NaHC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气泡产生,就是利用了盐酸的强酸性。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c.只考虑Cl-参与的反应向AgNO3溶液中加适量的氯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就是利用了Cl-的性质,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d.只考虑HClO参与的反应将氯水滴在红色纸条上,可使红色褪去,便是HClO将有机色素氧化的结果。e.考虑HCl和HClO同时参与反应往新制得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便是盐酸的强酸性和HClO的强氧化性的具体体现。总结:1、氯气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用的防御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应多饮豆浆和牛乳D.可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2、下列气体中,被当作化学武器,首次使用于战争的是 ( )A.氯气 B.一氧化碳 C.芥子气 D.沙林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雾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氯气可用于漂白,这是氯气的漂白作用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黄绿色气体B.能溶于水C.不跟非金属反应D.易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6、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pH相同D.加入AgNO3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氯气的性质1、黄绿色、有刺激性2、2Na + Cl2 2NaCl2Fe + 3Cl2 2FeCl3Cu + Cl2 CuCl2H2 + Cl2 2HCl3、与水的反应2,氯水,Cl2 + H2O===HCl + HClO4、与碱反应NaClO,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 MnCl2+Cl2↑+2H2O随堂检测1、解析: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人、畜应转移到较高地方去,又因为Cl2能被碱性溶液吸收,故可选用BD。答案:BD2、答案:A3、解析:A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没有雾出现(雾为液态小液滴),A不正确。B中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固体小颗粒,生成棕黄色的烟,但没有雾,所以B也不正确。C中的说法完全符合实验事实,因此是正确答案。D中氯气用于漂白,这是对的,但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本身,而是它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有机色素氧化而褪色,D的说法不正确。答案:C4、解析:本题要求找出错误叙述,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Cl2的物理性质,都正确。氯气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容易跟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D项正确。错误的选项只有C项,因为通过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可知Cl2与非金属是可以反应的。答案:C5、解析:在新制的氯水中溶有大量Cl2分子,其中小部分Cl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完全电离成H+和Cl-,HClO部分电离产生H+、ClO-。所以氯水中含有H2O、Cl2、HClO分子和H+、Cl-、ClO-、OH-离子。HClO有强氧化性、漂白性,见光易分解放出O2。氯水放置数天后HClO分解接近完全,转化为盐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选B、D。答案:BD6、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2O、Cl2三种分子,H+、ClO-、Cl-、OH-四种离子,其水溶液的颜色取决于Cl2分子的多少,其漂白性取决于HClO分子的多少,溶液的pH取决于H+浓度的大小,与Ag+作用生成沉淀取决于有没有Cl-。氯水久置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Cl2+H2O HCl+HClO,2HClO 2HCl+O2↑,在久置的氯水中因Cl2、HClO不断反应最终变成稀盐酸。因此,颜色比新制的氯水浅,不再具有漂白能力,酸性增强,Cl-浓度增大。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