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导学案1、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转换关系;3、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同“长度、时间”等一样。2、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3、摩尔的标准: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该粒子的物质的量就是1 mol。4、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和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n= 、M=一、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探究: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千克等来计量质量;用立方米、升等来计量体积。在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却以一定个数比进行反应。为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等联系起来就必须引入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样就在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架起了桥梁。此外,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拓宽了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也使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大为简便。1.物质的量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等。②“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③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同“长度、时间”等一样。2.物质的量和摩尔有何关系?点拨: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①“摩尔”是一单位,是“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单位,就像“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它的符号是mol,简称摩。②摩尔度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而这里的“微观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例如:构成金刚石的基本单元是碳原子,则每摩金刚石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C”原子;构成冰的基本单元是水分子,则每摩冰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H2O”分子;构成氯化钠晶体的基本单元是Na+和Cl-,则每摩氯化钠晶体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Na+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个Cl-。特别提醒:①摩尔概念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体。不能说“1 mol铁钉”“1 mol汽车”,因“物质的量”所计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而不是宏观物体。②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O表示1摩尔氧原子;1 mol O2表示1摩尔氧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3.摩尔的标准: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该粒子的物质的量就是1 mol。而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是以12C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12作为规定标准,由于两个标准的统一性,就将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统一起来,从而将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数目联系起来。即4.阿伏加德罗常数①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数,而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mol-1。②1 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的结论,对于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集体,作为可称量物质同微观粒子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例如:1 mol C中有6.02×1023个C;1 mol H2中有6.02×1023个H2,有2×6.02×1023个H;1 mol CO2中有6.02×1023个CO2;1 mol H+中有6.02×1023个H+;1 mol OH-中有6.02×1023个OH-;1 mol e-中有6.02×1023个e-。探究: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方法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因此,做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要认真审题,抓住题目的要点,明确题中的陷阱,如物质的状态、电离情况、组成情况等。若给出的是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可以计算或比较。若给出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其粒子数目与外界条件无关。若是稀有气体,其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若为气体单质,不一定是双原子分子。(2)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粒子数目相同时,则其物质的量相同,这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无关,也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3)由于n1=N1/NA,n2=N2/NA,则NA=N1/n1=N2/n2,所以,N1/N2=n1/n2,即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数目之比。所以在比较几种物质的粒子数目多少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物质的量的多少来确定。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有何关系?二、摩尔质量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么这个联系是什么呢?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或kg·mol-1。(1)①原子、简单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如M(Na)=23 g·mol-1,M(Na+)=23 g·mol-1。②多原子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如M(N2)=28 g·mol-1,M(H2SO4)=98 g·mol-1。③原子团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如M(N)=18 g·mol-1,M(MnO)=119 g·mol-1(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和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关系式(公式) 主要应用 注意事项n= 在n、N和NA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 ①NA有单位:mol-1 ②求n或N时,概念性问题用NA;数字性问题用6.02×1023 mol-1M= ①在M、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 ②先求M,后求Mr M的单位取g/mol时,m的单位取g;M的单位取kg/mol时,m的单位取kg①在m、M、NA和N中,已知任意三项求第四项 ②以n恒等列代数方程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①重视n在m和N之间的桥梁作用 ②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1.8 g的N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12C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集体”就是1 mol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O中含有10 NA个电子B.2.5 mol He中含有10 NA个质子C.6.02×1022个H2SO4在溶液中可电离出2NA个氢离子D.1 mol Fe与盐酸完全反应可失去2 NA个电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B.18 g水中含有1 mol水C.O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1 mo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 g·mol-15、23.75 g某+2价金属的氯化物(MCl2)中含有3.01×1023个Cl-,则MCl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M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物理量 2、单位 3、0.012 4、质量。 5、 n= 、M=随堂检测1、解析: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A错;1.8 g的NH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0=1 mol,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3 mol,B、C正确;2.4 g镁即 =0.1 mol镁,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0.2 mol,D错。答案:B、C2、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原子之外,还有分子、离子等,故A选项是错误的;0.012 kg 12C所含的微粒数(碳原子)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为1 mol C原子数,B正确;1 mol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C正确;摩尔这一单位所指的对象是微粒,而微粒种类繁多,故需要指明名称,D正确。答案:A3、解析:A项中,1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另外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还有NH3、HF、CH4、Ne等,B项中,稀有气体单质的分子均为单原子分子,而1个氦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故2.5 mol中含5 mol质子,即5NA个;C项中,1个H2SO4分子可电离出2个H+,而6.02×1022个H2SO4为0.1 mol,所以应电离出0.2 NA个H+;D项中,1个Fe原子与盐酸反应失去2个电子;故1 mol Fe失去2 mol电子。本题着重考查n=的应用,同时联系物质组成,分子、原子组成及有关反应。答案:BC4、解析:A错,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选项中,18 g水是从宏观角度表示一定量的水,而后半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表明这一定量的物质,要做到两者在科学上的统一,即宏观物质中含有微观粒子,使用“摩尔”这一单位表示微粒多少应写明微粒符号——1 mol H2O分子;D选项中1 mol CO的质量是NA个CO的总质量,其单位应是“g”,而不是“g·mol-1”。答案:C5、解析:1 mol MCl2电离出2 mol Cl-,含3.01×1023个Cl-(即0.5 mol Cl-)的MCl2为0.25 mol,则MCl2的摩尔质量为 =95 g·mol-1,MCl2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71=24。答案:95 g·mol-1 95 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