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2021九上·浙江月考)自由与法治是根本对立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值较小。
2.(2021九上·浙江月考)我们遵守了法律规章就无法得到自由。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由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2021九上·浙江月考)在法律意义上,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的含义之一。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值一般。
4.(2021九上·浙江月考)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5.(2021九上·浙江月考)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正义的要求: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所以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义还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6.(2021九上·浙江月考)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一道道防线。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是唯一一道防线。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公平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2021九上·浙江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最终结果是:法军伤亡35万人,德军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法军伤亡35万人,德军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最惨烈之战”等信息,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法、德双方在法国凡尔登展开激战,这场战役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题干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凡尔登战役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8.(2021九上·浙江月考)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
C.“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理解正确,“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美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A项“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理解不正确,“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宣扬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B项“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理解不正确,“旧邦新造”是指中华民国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理解不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9.(2021九上·浙江月考)“不得制造和装备化学武器、坦克和装甲车……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以西……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这些规定(  )
A.加剧了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B.暂时协调了亚太地区的矛盾
C.经全体协约国签字后促进了战后世界和平
D.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处置德国的内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理解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
10.(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从漫画可以看出,主人公将发辫作为国粹保存,反对将代表旧事物的发辩全部剪掉,表明当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A项盲目崇尚西洋风尚,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法也要保留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项刻意保存传统精华错误,不符合题意,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
C项旧有观念根深蒂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D项主动破除国人陋俗错误,不符合题意,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学生解读漫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1九上·浙江月考)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这一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的束缚”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B项提倡实业救国是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提出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D项提倡民主、科学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2.(2021九上·浙江月考)“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表明“城市中心”道路并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等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
A项发动武昌起义和毛泽东无关,不符合题意;
BC两项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中心城市,走“城市中心”道路,是对俄国革命道路的效仿,起义都失败,没有能够使“中国起死回生”,不符合题意;
D项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题干中的“毛泽东”“共产主义”“灵活性”和“使中国起死回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0·台州模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指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AB两项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进军井冈山发生在1927年;
C项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是其中“从头越”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不符合题意,长征最终胜利在1936年10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知道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2019·嘉善模拟)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期,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并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国共第一次台作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题意中的1963年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情况,可推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识记。
15.(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是某学生的部分摘记,选出与该摘记最合适的单元主题(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北伐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BD三项和题干摘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该摘记最合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图片信息。
16.(2021九上·浙江月考)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长征结束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项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史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和内容和影响。掌握遵义会议和内容和影响。
17.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图片上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等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不是正式成立。此外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了解和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18.(2021九上·浙江月考)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东北军撤退,导致东北三省沦陷,继续执行“围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并多次破坏爱国人士的反日活动。结合材料中“不是倭寇而是土匪”“要负责任”“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可分析,BCD符合题干内容。A项错误,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共产党,不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A项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解读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面对日本侵略蒋介石的政策。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19.(2021九上·浙江月考)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
B.“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
D.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军于8月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A项“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说法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与题干“白日梦”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错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C项“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说法错误,美日关系彻底破裂应该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与在中国的事变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说法正确,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20.(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这幅漫画,右上角的英文意思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从漫画的这个细节来看,这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  )
A.双方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D.苏、德瓜分波兰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 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这说明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德国突袭苏联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掌握苏德战争的爆发的时间和影响。
21.(2021九上·浙江月考)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三国同盟条约》签署 B.雅尔塔会议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开罗会议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A项《三国同盟条约》签署是 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
B项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签订的,不符合题意;
C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在1942年1月1日,符合题意;
D项开罗会议是1943年召开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相关史实。
22.(2021九上·浙江月考)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
【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描述的辽沈战役;“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描述的是淮海战役;“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描述的是平津战役,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A项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是题干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题干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战役以及意义。
23.(2021九上·浙江月考) 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
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B.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图中的两枚勋章分别是“第八路军抗战伤员”荣誉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结合所学可知这两枚纪念章分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获得的。由此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ABD三项和题干勋章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这位老兵经历的事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掌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了解两争战中的重要战役。
24.(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A项“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与题干图片相符合,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熟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
25.(2021九上·浙江月考)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文中“现在”指(  )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三大战役胜利以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了,我们面临着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召开,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三大战役取得胜利是文中“现在”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26.(2021九上·浙江月考)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熟记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的意义。
27.(2021·杭州)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坚守公平要求的是(  )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②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
③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④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体现权利公平。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符合机会公平的要求,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扰乱公共秩序,不符合公平的原则。
②错误,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违背了规则公平的原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8.(2021九上·浙江月考)浙江大学一名毕业生李某,因某银行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此案说明(  )
①公民享有平等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③平等权的真正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李某依法维权的案例说明公民享有平等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的真正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生活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等不等现象, 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④错误,公民的权利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的权利,不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等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大题,分别为12分、14分、14分、10分,共50分)
29.(2021九上·浙江月考)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党初心不改,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攻克难关,持续创造多项人间奇迹。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2017年)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三例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的相关史实。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4)从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
【答案】(1)图1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③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①“城市—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农村—城市”: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五四运动以后, 先进的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根据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在中共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中,我军损失严重,毛泽东正确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一正确革命道路。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红军被迫从瑞金开始出发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故答案为:(1)图1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③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①“城市—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农村—城市”: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奋斗历程及学生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30.(2021九上·浙江月考)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战争名称 战争结果
鸦片战争 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失败
抗日战争 胜利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材料四: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罗斯福
(1)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请你用相关史实说明。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中国人民“燃烧起新的希望”的?(至少两例)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1)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
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
③占领东北后,日本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2)①当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④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针对敌人的“扫荡”和包围,根据地军民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抗日根据地广大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也可举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⑥抗日战争期间,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4)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①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史最长,牺牲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知识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1935年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7 年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了。
(2)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940-1941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向敌人发起大规模攻击,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故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抗日战场牵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故答案为:(1)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
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
③占领东北后,日本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2)①当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④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针对敌人的“扫荡”和包围,根据地军民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抗日根据地广大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也可举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⑥抗日战争期间,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4)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①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史最长,牺牲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31.(2021九上·浙江月考)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作品唤醒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 A 》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1)材料一A出自鲁迅的文学作品《   》,其中“吃人”体现了鲁迅对   的批判。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何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
(3)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4)据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发展?
【答案】(1)狂人日记;封建礼教(旧道德、旧礼制)
(2)①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②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宣战。
(3)原因:①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
(4)①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②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
(2)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主要);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4)根据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可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故答案为:(1)狂人日记;封建礼教(旧道德、旧礼制)。
(2)①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②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宣战。
(3)原因:①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
(4)①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②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32.(2021九上·浙江月考)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的讲话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答案】(1)三民主义
(2)原因: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②国共两党展开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③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展开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列强在华势力。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
故答案为:(1)三民主义。
(2)原因: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②国共两党展开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③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10月检测试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2021九上·浙江月考)自由与法治是根本对立的。
2.(2021九上·浙江月考)我们遵守了法律规章就无法得到自由。
3.(2021九上·浙江月考)在法律意义上,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也是平等的含义之一。
4.(2021九上·浙江月考)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5.(2021九上·浙江月考)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6.(2021九上·浙江月考)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一道道防线。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2021九上·浙江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最终结果是:法军伤亡35万人,德军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敦刻尔克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8.(2021九上·浙江月考)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
C.“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9.(2021九上·浙江月考)“不得制造和装备化学武器、坦克和装甲车……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以西……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这些规定(  )
A.加剧了殖民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B.暂时协调了亚太地区的矛盾
C.经全体协约国签字后促进了战后世界和平
D.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10.(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11.(2021九上·浙江月考)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这一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12.(2021九上·浙江月考)“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3.(2020·台州模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指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14.(2019·嘉善模拟)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期,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并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国共第一次台作
15.(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是某学生的部分摘记,选出与该摘记最合适的单元主题(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6.(2021九上·浙江月考)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长征结束
17.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1九上·浙江月考)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19.(2021九上·浙江月考)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
B.“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
D.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
20.(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这幅漫画,右上角的英文意思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从漫画的这个细节来看,这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  )
A.双方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D.苏、德瓜分波兰
21.(2021九上·浙江月考)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A.《三国同盟条约》签署 B.雅尔塔会议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开罗会议
22.(2021九上·浙江月考)诗歌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
23.(2021九上·浙江月考) 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
A.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B.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24.(2021九上·浙江月考)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25.(2021九上·浙江月考)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文中“现在”指(  )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26.(2021九上·浙江月考)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27.(2021·杭州)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坚守公平要求的是(  )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②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
③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④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8.(2021九上·浙江月考)浙江大学一名毕业生李某,因某银行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此案说明(  )
①公民享有平等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③平等权的真正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④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大题,分别为12分、14分、14分、10分,共50分)
29.(2021九上·浙江月考)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党初心不改,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攻克难关,持续创造多项人间奇迹。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2017年)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三例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的相关史实。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4)从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感悟?
30.(2021九上·浙江月考)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战争名称 战争结果
鸦片战争 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失败
抗日战争 胜利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材料四: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罗斯福
(1)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请你用相关史实说明。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中国人民“燃烧起新的希望”的?(至少两例)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31.(2021九上·浙江月考)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作品唤醒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 A 》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1)材料一A出自鲁迅的文学作品《   》,其中“吃人”体现了鲁迅对   的批判。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如何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
(3)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4)据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发展?
32.(2021九上·浙江月考)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的讲话
(1)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值较小。
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由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所以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值一般。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正义的要求: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所以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正义还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是唯一一道防线。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公平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7.【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法军伤亡35万人,德军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最惨烈之战”等信息,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法、德双方在法国凡尔登展开激战,这场战役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凡尔登战役是题干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凡尔登战役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理解正确,“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美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A项“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理解不正确,“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宣扬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B项“揖美追欧”指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旧邦新造”指推翻清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理解不正确,“旧邦新造”是指中华民国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理解不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处置德国的内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理解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从漫画可以看出,主人公将发辫作为国粹保存,反对将代表旧事物的发辩全部剪掉,表明当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A项盲目崇尚西洋风尚,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法也要保留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项刻意保存传统精华错误,不符合题意,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
C项旧有观念根深蒂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D项主动破除国人陋俗错误,不符合题意,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学生解读漫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找准题干的关键词,找准漫画的切入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的束缚”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B项提倡实业救国是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提出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D项提倡民主、科学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2.【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表明“城市中心”道路并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等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使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
A项发动武昌起义和毛泽东无关,不符合题意;
BC两项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中心城市,走“城市中心”道路,是对俄国革命道路的效仿,起义都失败,没有能够使“中国起死回生”,不符合题意;
D项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题干中的“毛泽东”“共产主义”“灵活性”和“使中国起死回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忆秦娥娄山关》其中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AB两项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进军井冈山发生在1927年;
C项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是其中“从头越”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D项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不符合题意,长征最终胜利在1936年10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知道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题意中的1963年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情况,可推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识记。
15.【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北伐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BD三项和题干摘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该摘记最合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图片信息。
16.【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项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等人的“右”倾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史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和内容和影响。掌握遵义会议和内容和影响。
17.【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图片上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等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不是正式成立。此外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了解和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东北军撤退,导致东北三省沦陷,继续执行“围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并多次破坏爱国人士的反日活动。结合材料中“不是倭寇而是土匪”“要负责任”“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可分析,BCD符合题干内容。A项错误,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共产党,不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A项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解读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面对日本侵略蒋介石的政策。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19.【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军于8月3日,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A项“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说法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与题干“白日梦”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错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C项“事变”引发了美日关系破裂说法错误,美日关系彻底破裂应该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与在中国的事变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说法正确,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20.【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 狠地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这说明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德国突袭苏联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漫画的能力。掌握苏德战争的爆发的时间和影响。
21.【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A项《三国同盟条约》签署是 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
B项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签订的,不符合题意;
C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在1942年1月1日,符合题意;
D项开罗会议是1943年召开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相关史实。
22.【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山黑水一盘棋,战锦方为决斗时”描述的辽沈战役;“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描述的是淮海战役;“华夏岁时冬又春,雄师百万骋平津”描述的是平津战役,这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是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A项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是题干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题干三句诗体现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战役以及意义。
23.【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图中的两枚勋章分别是“第八路军抗战伤员”荣誉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结合所学可知这两枚纪念章分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获得的。由此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ABD三项和题干勋章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这位老兵经历的事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掌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了解两争战中的重要战役。
24.【答案】A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A项“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与题干图片相符合,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熟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
25.【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三大战役胜利以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了,我们面临着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召开,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三大战役取得胜利是文中“现在”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26.【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熟记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的意义。
27.【答案】B
【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体现权利公平。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符合机会公平的要求,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扰乱公共秩序,不符合公平的原则。
②错误,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违背了规则公平的原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28.【答案】A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李某依法维权的案例说明公民享有平等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的真正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生活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等不等现象, 平等权的获得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④错误,公民的权利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的权利,不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等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29.【答案】(1)图1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③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①“城市—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农村—城市”: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五四运动以后, 先进的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根据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在中共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中,我军损失严重,毛泽东正确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一正确革命道路。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红军被迫从瑞金开始出发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故答案为:(1)图1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图2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③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①“城市—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农村—城市”: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奋斗历程及学生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30.【答案】(1)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
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
③占领东北后,日本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2)①当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④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针对敌人的“扫荡”和包围,根据地军民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抗日根据地广大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也可举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⑥抗日战争期间,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4)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①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史最长,牺牲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知识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1935年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7 年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了。
(2)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940-1941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向敌人发起大规模攻击,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故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抗日战场牵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故答案为:(1)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不到半年,占领了东北三省。
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
③占领东北后,日本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2)①当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④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针对敌人的“扫荡”和包围,根据地军民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抗日根据地广大民的英勇抗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也可举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⑥抗日战争期间,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4)地位: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①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历史最长,牺牲最大,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史实。
31.【答案】(1)狂人日记;封建礼教(旧道德、旧礼制)
(2)①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②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宣战。
(3)原因:①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
(4)①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②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
(2)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主要);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4)根据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可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故答案为:(1)狂人日记;封建礼教(旧道德、旧礼制)。
(2)①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②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文化宣战。
(3)原因:①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社会。
(4)①思想宣传的内容由批判封建旧传统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②思想宣传的内容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32.【答案】(1)三民主义
(2)原因: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②国共两党展开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③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展开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列强在华势力。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
故答案为:(1)三民主义。
(2)原因: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②国共两党展开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③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