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上“快乐猴”》(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小学中高年级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当我们遇上“快乐猴”》(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小学中高年级1

资源简介

《当我们遇上“快乐猴”》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作业总是拖着不写、起床时总叫不起、上学路上拖拖拉拉等等,这样的拖延 行为在学生当中越来越常见,已经成为老师、学生和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愈发 引起关注和重视。查尔斯 ·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的研究表明,习惯在我们 大脑中会以一种环路形式存在, 由三部分组成: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如果 偶尔出现的拖延行为变成个人习惯之后,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将作为暗示,与个 人由拖延中所得奖赏一起构成习惯回路。[1]虽然拖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拖延 习惯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还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 感,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 程,可塑性较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此时对小学生开展拖延行为的教 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现象,拖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 会环境因素。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否拖延取决于大脑前额皮层和边缘系统的 较量,前额皮层侧重于集中注意力以及执行计划,而边缘系统倾向于让大脑处于 舒适区。基于此,本课从脑科学的角度,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拖延产生的大脑机制, 帮助学生认识拖延,习得战胜拖延的方法。
二、教学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带领学生认识拖延,了解拖延的大脑机制,习得克服 拖延的方法。(重点)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增强“战胜拖延”的意识,建立积极 行动的积极情感。(重点)
3.行为目标:尝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克服拖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难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 PPT
六、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心灵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教师: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首先,我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进行 好玩的游戏。如果你做作业时有和我下面一样的情况,请你大声说出“yes” , 并做一个“yes”的手势。如果你和我是不一样的,请你大声说“no” ,并做一 个双手交叉胸前的动作。现在,请大家做好准备!
2. 教师通过播放 PPT 出示以下句子:
(1) 时间还早,要不先玩一会儿再做!
(2) 同学约我一起玩儿,晚点做也没关系吧?!
(3) 今天作业好多!好难啊!真不想做!
(4) 哎,又被妈妈批评太晚完成作业了!
(5) 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完成。
3. 教师: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有过这样的想法和经历。明明知道要完成,却
总是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总是下决心下次要早点开始,可下一次却依然如故。 经常陷入这样“拖拉怪圈”的人有多少呢?老师对此做过一个调查:有 154 名小 学生参与此项调查,结果发现:26%的同学经常有拖拉的行为,65%的同学偶尔有 拖拉的行为。并且,76%的同学对自己的拖拉行为感到很苦恼。
4. PPT 出示调查结果;
5. 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或多或少都与拖拉打过交道。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比利的故事,与拖拉过过招,探讨关于拖拉的那些事。
(二) 拖延有“果”
设计意图:通过比利的拖拉故事,反思自身的拖延行为,带领学生了解拖延 的可能后果,激发学生积极行动的意识。
1. 讲述绘本故事: 比利是一个小学生,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你 会经常听到大家对比利说的一句话:快点儿!妈妈对他说,比利,快点儿做作业! 爸爸也对他说,比利,快点儿洗澡去!小伙伴也对他说:比利,快点啊!不然要 迟到了!可是,比利做事还是拖拖拉拉的,这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烦恼。
2. 提问:比利会有哪些拖拉的烦恼呢?
3. 通过 PPT 图片展示拖拉的可能后果。 (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任务质量不 过关、焦虑、恐惧等)
4. 教师:其实,拖拉并不总是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有时它也是可以让我们 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可算是积极的拖延。但是生 活中我们更多人的拖延并不是用来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单纯地缩减完成任 务的时间,从而降低我们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长期这样,任务完成质量不高, 又会导致我们不断地自己否定、责备自己、感到焦虑,容易给身心健康带来损害。
(三) 拖延有“因”
设计意图:通过“理智小人”和“快乐猴”的比喻,外化问题对象,形象化 地引导学生初步从脑科学的角度认识拖延的产生,思考战胜拖延的方法。
1. 过渡: 比利身边的人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拖拖拉拉的。为此,比利自己 也很苦恼。那么,为什么比利总是拖拖拉拉的呢?原来,这取决于比利大脑的指 挥。
2. 讲解拖延的脑科学机制。 (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都有一个“理智小人” 。 除了“理智小人”,还住着一只“快乐猴”!“快乐猴”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享 乐,只关心简单和快乐的事。比如刷刷手机,玩玩游戏,看看电视等等。然而, “理智小人”却会做出理智的决定,让我们去做一些有成效的事,去做应该做的 事,有时甚至是一些困难的事。他们功能不同,为此,他们总是会互相抢夺大脑 的指挥权。谁占据了大脑的指挥权,谁就可以指挥大脑发出指令。如果你有拖拉 的问题,那么你就会很容易听信“快乐猴”的主意,让它来指挥你的大脑。这时
候,“快乐猴”就会带你去一个叫兜兜游乐场的地方。兜兜游乐场是所有出现拖 拉问题的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快乐猴”只会叫你玩玩玩,不断地 玩,但玩着玩着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你就会开始感到内疚、 恐惧、焦虑、自我厌恶,还要接受没有完成事情带来的批评。所以,这里的快乐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3. 教师:现在,比利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拖拉的问题了。因为每当“理智 小人”叫比利去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现在去完成作业吧,比利,快点赶路去上 学吧,比利大脑里的“快乐猴”就会说:不要!然后,它冲过来,跳到大脑方向 盘上,一把抢过方向盘,自己来指挥大脑。所以,就没什么时间来完成要做的事 了,比利的事情也就越拖越晚了。
4. 提问:你是否像比利一样常常被“快乐猴”带去了“兜兜游乐场”?
(四) 摆“拖”有方
设计意图:结合拖延的脑科学机制,帮助学生习得战胜拖延的方法,引导学 生增强“战胜拖延”的意识,建立积极行动的积极情感。
1. 过渡: 比利决心不再听信“快乐猴”的主意了,但他也很担心自己改变 不了拖拉的习惯。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通过多次训练来改变的。那么,有 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比利与大脑中的“快乐猴”友好相处呢?
2. 教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战胜拖拉的方法。
3. 讲解战胜拖延的方法。
(1) 唤醒管理大师 (设置明确的时间)
其实,我们的大脑都拥有一个守护天使,它就是“管理大师” ,“快乐猴” 唯一害怕的就是它了。一般情况下,“管理大师”都是处于沉睡中的,但一旦即 将到达截止日期或者即将在大家面前出丑的时候,休眠状态的“管理大师”就会 觉醒。终于,“理智小人”开始夺回大脑方向盘,重新开始掌舵。因此,我们在 做事情的时候,可以设置明确的时间,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间,可以具体 到月份、日期、时间点。这样就可以及时唤醒“管理大师”。设置截止日期不仅 可以让我们按时完成工作,也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保护。
(2) 守护理智小人 (设置合适的环境)
我们知道,“快乐猴”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享乐,只关心简单和快乐的事。 如果我们把一些有趣、好玩的东西放在它面前,“快乐猴”抢夺大脑指挥权的机 会可就增加了,所以我们想守护好“理智小人”就要帮助“理智小人”设置合适 的工作环境。比如,我们在开始学习前,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桌,尽量让自己 的书桌简洁一点,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比如玩具、一些趣味的摆件等等, 放到一边,让我们更专注于学习。特别是要远离类似手机这样吸引力较强的电子 产品,调整好自己的手机声音和模式。另外,还可以提醒你身边的家人在你的学 习时间注意放慢脚步,降低声音等等,可以在你的书房门口挂一个“请勿打扰” 的牌子,提醒他们不要打扰到你。这样的一些小技巧都可以帮助我们守护好“理 智小人”。
(3) 封锁兜兜游乐场 (积极行动)
虽然一不留神,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快乐猴”带去“兜兜游乐场”,但是一 旦我们开始行动起来,“兜兜游乐场”的门就会封锁起来,这个时候“快乐猴” 就很难把我们带进去了。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行动起来了。我们会发现, 出现拖拉问题的人们其实也有很多的计划,但往往就是在做了计划之后没有去执 行,一下子就被快乐猴带偏了。这里我分享帮助提升行动力的行动三部曲给大家。 首先,进行行为记录:记录你需要做的事情,排除当下最紧急事件后,余下事情 按兴趣排序,把最困难、最不想做的事情排在计划的最前面;接着,行动实践: 每天从最困难、最不想做的事情开始做起,坚持一件件完成,直到做到自己最想 做的事情;然后,适时激励:在完成事情之后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奖励,可以是一 顿好吃的、可以是听歌、休息、看书等等。也许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你会感觉到 困难或者想放弃,那么你可以请你的家人或朋友进行监督,帮助你坚持下去。
4. 教师:现在,比利对自己战胜拖拉充满了信心,他决心立刻行动起来。 听完了比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的身边有出现和比利一样的拖拉问题吗? 请你把今天学习到的战胜拖拉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吧!
(五) 课后实践:行动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记录学生运用方法的过程,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 活当中尝试运用习得的方法,增强学生积极行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 邀请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战胜拖延的小方法,并做好记录。
战胜拖延行动日记
星期 我今天做到了: 我对今天的表现感到:
唤醒管理大师 守护理智小人 封锁兜兜游乐场 满意 有待加强







2. 教师:通过比利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拖拉的烦恼,了解了拖拉时大脑运 作的秘密,懂得了如何与大脑中的“快乐猴”友好相处。课后,邀请大家和比利 一起来记录自己战胜拖延的过程,记录下你的行动日记。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和比 利一样,从今天开始就积极行动起来,与“快乐猴”友好相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