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生活好帮手教学目标《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课偏重"开发潜能",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互联网为何物。(现在的孩子几乎很少不知道互联网的,这里的重点应放在“正确、全面”的认识)(2)、掌握运用互联网使生活便捷的功能。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活泼好动,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对于新兴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对高科技产品的功能如数家珍,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们对互联网的功能开发运用的比较狭隘,很多学生只关心电子信息的附属功能——娱乐功能,这使得很多孩子、家长都不能物尽其用,甚至谈网色变。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技能。确定的理由:本课更倾向于学生能力的开发,课题名称即是《电脑——我的生活好帮手》,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讯息的传播,电子商务已逐渐站上了主流的舞台,我们不仅要知晓信息时代的浪潮已成主流,更要熟练运用,使网络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的生活所用。教学难点:对互联网的态度、以及课堂掌控。确定的理由: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活泼好动,认知能力相对较强,但自制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也许在他们更小的时候就接触过互联网,也尝到过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刺激。有的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在家明令禁止开电脑、玩手机,有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全面认识了互联网,对其功能了如指掌,无需再听。这几类孩子都很有可能在课堂上完全忽略教师的引导,注意力全被手上的ipad吸引。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有:ipad进课堂、剧情课堂、自主探究、小组竞争等。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三大块,一、情景导入;二、自主探究;三、评价肯定。一、情景导入。(约2分钟)通过全体被吸入漩涡,将课堂目标迅速确定。二、自主探究。(约38分钟)本块占用了全课的大部分时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本课设计的“亮点”之处。对于本块我设计了三大步:第一步:正确认识互联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危机已经找上了我们,我们不能消极以待。这里教师提出“什么是互联网、它为什么被发明出来”这一议题,迫使同学们去再次思考对于互联网的定位。不论之前怎样定义,在这里都要重新思考一下,之前的认识是否全面、正确。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加以总结,播放短片,强化对这个认知的肯定。以突破第一个难点。第二步:实践掌握技巧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便利生活”这一技能,我设计了“情景闯关”的探究方式。我将全班分成五组,因第一阶段大家表现良好,现使每一个小组获得一个宝箱——ipad,老师获得能量槽。接下来的时间由各个小组完成ppt上面出现的任务(安排暑期旅行),最先完成者奖励印花并给能量槽充能。等能量槽充满之后(即完整实践完毕之后)逃离漩涡,脱离危机。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点睛之笔。Ipad进课堂这一概念在这个环节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同学们也都能够通过实践来掌握运用技巧,最后老师以“加分、表扬”来肯定学生的正面行为,加强学生对行为的认知,知道“这样运用是正确的”,知道“这样可以使生活更便利”,从而巩固对于互联网、电脑的定义。 第三步、电脑的自白通过短片《电脑的自白》解释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使整个课堂的剧情得以完整。因为不正确的运用,导致电脑蒙冤,黑化。而电脑作为一个机器,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其作用都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们,只有正确的运用,才能使电脑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才能不愧对设计者的初衷。 在这一环节中,“漩涡”这一概念被具体化,因为自己的不正确运用,才导致了不良的后果,作为一个工具,电脑的能力能发挥出多少,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电脑感谢学生帮他洗净冤屈,再次肯定正面行为,加强认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