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2.通过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可以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3.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教学重点】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水的分解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上都有___________产生,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_______,证明是_________;把点燃的火柴接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能________,产生__________火焰,证明是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2.水的合成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放出大量的________,烧杯内壁上有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解反应:由_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___的反应。4.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1.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糖和水混合得到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 D.水和酒精混合得到消毒酒精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氢分子 C.水分子 D.氧原子和氢原子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静止不动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为分子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分子有质量,原子没有质量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7.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氧化铁→铁+水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水的分解探究实验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认真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填写下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二者的体积比大约为_ _。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能够_ 。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能够_ _ 该气体是_【交流讨论】1.所用电源为 (填“直流”或“交流”)电2.电解水时用的是纯水吗?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3.实际操作中,刚开始时得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常大于2:1,为什么?4.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目标二:水的合成探究实验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点燃氢气前要注意什么问题?2.如何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4.如果用氢气作燃料有哪些优点?填写下表:目标三:物质的性质性质类型 概念 举例化学性质 物质在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 B.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C.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 D.水——→氢气+氧气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6.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7.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8.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_;(2)由该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试管中产生的是_ 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 _;(3)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 _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 _;(4)由以上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9.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__________,右边为__________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正极收集到气体10ml,则负极可以收集到气体 ml。(4)这一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5)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原子_________。10.中国消费协会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将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上述文章中,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课前学习1.气泡 2:1 复燃 氧气 燃烧 淡蓝色 氢气 水——→氢气+氧气2.淡蓝色 热 水雾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3.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一种4.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预习展示1.B 2.C 3.A 4.B 5.A 6.B 7.B【达标检测】1.C 2.D 3.C 4.C 5.C 6.B 7.淡蓝 出现水雾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8.(1)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2)氢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该气体,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3) 氧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木条复燃;(4)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9.(1)负 正 增强水的导电性;(2)氢气 用燃着的木条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3)20;(4)水——→氢气+氧气 分解;(5)可分 不可分10.物理性质:没有颜色、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点燃加热通电通电通电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