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声 声 慢李清照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オ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別是一家”之説,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作者介绍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富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金石篆刻,他们婚后生活相当幸福美满。作者介绍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宋徽宗、宋钦宗被捕(靖康之变),北宋亡。朝廷南迁,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酌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对亡夫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声声慢》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文体知识婉约派中国宋词流派,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思考: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愁——“词眼”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三杯两盏淡酒,酒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风怎敌他、晚来风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思念之情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凄婉愁苦哀怨?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愁思夫思乡思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