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资源简介

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和复杂。在实施防护细节措施,保护好身体的同时,我们知道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对于增强免疫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在这种居家防疫的特殊时期,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谢巧意老师于3月18日给初中级部开展关于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的心理课,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看待疫情期间的负面情绪,做好“心理防疫”。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疫情期间我们会有的一些身心反应;
2.情感目标:掌握应对疫情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策略;
3.行为目标:学会主动求助,积极应对。
二、教学重点
掌握应对疫情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
将掌握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法,情景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头脑风暴
思考疫情期间我们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害怕疫情和久居家中。了解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行为,认知和情绪上会有哪些变化
害怕疫情 久居家中
认知 害怕自己或亲人好友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担心就医困难,物资短缺等 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无法走访亲友显得生活很无聊,在家待着无事可做,经常睡懒觉,打游戏等
身体 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不舒服等 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不舒服,身体素质减弱等
情绪 恐慌,害怕,担心,焦虑,压抑,情绪波动较大 无聊,枯燥,压抑,孤独,郁闷,情绪波动比较大等
行为 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反复过度清洗消毒,测量体温等,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沉迷于刷手机,打游戏,生活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
让同学们能够认识到产生这些情绪变化是正常的,需要去接纳这种状态,不必过于焦虑
(二)应对策略
1.做好卫生防疫,保持镇静心态
需要我们做好防疫措施,树立信念,对疫情有科学的认知,积极配合防疫相关安排。
做好自我调适,建设积极情绪
合理作息,保障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有问题可以找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倾诉
3.做好自我管理
在家坚持运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认识疫情期间需要关注的心理状态
如果出现难以入睡或容易惊醒,睡眠质量差,不愿意与人交流,感到乏力不想动,无助,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且时间超过两周以上的,需要立刻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提供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援助热线及心理老师电话号码,以供同学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