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一、辅导课题目《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二、辅导主题 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为生活中的小创客。(一)政策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自主发展下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激发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2014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等。(二)理论依据1.创客与创造力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创客教育理念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创客就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1]。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学领域中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英国哲学家米尔说过: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属于创造力的果实。人类具有的创造力将世界推向文明与进步。创造力至少包括四种成分: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的产品、创造性的个人和创造性的环境[2]。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进行提升。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产生新事物(新成果)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3]。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流畅性,表现为对已有知识进行迅速的清晰的表达,对未知世界进行连贯的联想。训练流畅性可从联想着手,开启学生想象的天空,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 (2)变通性,表现为多角度的将不同知识建立联结关系,体现思维的广度。训练变通性,可从发散思维练习入手,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联结。(3)独特性,是指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来分析问题,体现思维的深度,即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超前性、超常性和超群性。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特性。训练独特性,可通过逆向思维和转换角色等方法。创造性思维不是天赋的,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努力实践而获得发展和提高的[3]。本节课从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入手,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行动,助力学生成为生活中的小创客。三、辅导对象分析(一)辅导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即四至六年级学生。(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6-12岁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发展的关键阶段。四至六年级属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的依赖性逐渐减小,抽象思维逐步增强,创造能力开始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对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并非直线上升,6岁、9岁儿童的创造性发展出现低落期[4]。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创造性思维属于人脑的普遍属性,然而它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表现出来的。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促进左右脑互动,巩固右脑的灵活性,加速左脑的开发,达到左右脑的灵活配合。 基于以上特点,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学习能力。(二)辅导对象特点与活动设计思路根据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求知欲强和进取心强的特质,本节课通过设置闯关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本节课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发现”知识的动态过程,学生是积极的探讨者。四、辅导目标(一)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二)辅导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总结出闯关游戏的过关技巧;学生能够说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能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闯关问题,学生相互分享与学习,促进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闯关过程中感受思考的快乐和成就感,对创造性思维和行动有兴趣;愿意进行创造性思维练习。(三)辅导重难点辅导重点:学生能理解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含义,有成为创客的意愿。辅导难点:学生能够将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融会贯通,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成为创客的行动。五、辅导方法1.讲授法:帮助学生深刻、全面地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将抽象的特点变得具体形象、浅显通俗。2.游戏法:采取闯关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3.讨论法:讨论分享有利于学生提高思辨和沟通交流能力。4.引导式发现法:引导学生说出创新性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和运用。六、辅导过程(一)教学过程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学生行为 时间1 导 入 吸引同学兴趣,活跃气氛,引出本节课主题。 图片导入:ppt呈现出一张下雨的图片(见附录1),播放下雨的声音。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创客训练营!首先,老师带来了一个礼物,看到这张图片,请想象,有一天早晨,你正准备去上学,推开窗户出现了这一场景,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4名同学。 师:几位同学的答案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大脑不同,答案就不同,这就是思维的过程。” 观察、 思考、 回答。 3min2 对答如流 通过闯关对答如流,引导出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个特性:流畅性。 师:思维随时随地都会涌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思维。下面一起进入今天的第一关:对答如流。 1.活动规则 (1)给一个偏旁“口”加两笔变成新的汉字。 (2)全程不说话,自己在纸上写。 (3)计时两分钟,写得越多越好。 2.评比、分享与讨论 师:时间到!数一数你写了多少? (1)师:写得最多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写出的字,并回答是怎么做到的? (2)师:大家听一听他有什么技巧?在一定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汉字,说明这位同学的思维如流水一般,十分流畅。这就是思维的一个特性:流畅性。 3.生活应用 (1)列举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思维流畅性的例子。 (2)师:如果思维具备流畅性,可以保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对答如流,培养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进行思维训练,提升思维的流畅性。 作答、 思考、 分享。 7min3 变幻莫测 通过闯关变幻莫测,引导出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特性:变通性。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下面进入第二关:变幻莫测。 1.活动规则 (1)三点连线 笔不离纸,用不多于一条直线将三个点连起来。 展示答案。 师:三点连线太简单了,下面进行一项有挑战的任务——九点连线。 (2)九点连线 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将九个点连起来。 2.评比、分享与讨论 (1)提问成功的同学:你是怎么做到的? 提问失败的同学:你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归纳重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直线要划出九个点之外,要突破思维定势。思考问题要灵活、学会变通。 (3)总结提炼: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思考问题一定要注意灵活变通。这就是思维的变通性。 3.生活应用 (1)列举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思维变通性的例子。 (2)师:如果具备变通性,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跳出思维的框架,从不同角度思考,灵活处理。 作答、 思考、 回答。 11min4 独具匠心 通过闯关独具匠心,引导出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特性:独特性。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都很积极地闯关,下面进行最后一关:独具匠心。 1.活动规则 师: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图形,现在给大家4分钟时间,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绘制出自己的专属图形。 2.评比、分享与讨论 (1)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评比出最新颖有趣的同学,向大家做展示,分享自己画的作品。 师:每个同学画的图形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所以作品不同,这就是思维的独特性。 3.生活应用 (1)列举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思维独特性的例子。 (2)师:思维具有独特性,可以自信从容的展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充分发挥独特的潜质,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思考、 绘制、 讨论、 分享。 15min5 总结和延展 归纳主题,升华思想。 1.同伴榜样学习 呈现小创客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鼓励学生行动起来。 2.课堂小结 师:其实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并不难,只要有流畅的、变通的、独特的想法,并努力去实践,每个人都是小创客。 3.课后延伸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努力去实践,争做一名小创客,本节课的作业是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作品。 欣赏、 分享。 4min(二)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