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同步课程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同步课程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一、学习目标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
三、课前预习
导学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书写方程式遵循的原则:一是必须以 为基础;二是遵守 定律。
2. 书写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①“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③“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在“等号”上方用文字或符号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高温],并注明必要的“↑”或“↓”符号。)
导学二:“最小公倍数”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什么叫方程式的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化学计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模仿课本例题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评学
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
(1)4Fe+3O22Fe2O3 ( ) (2)C+O2CO2↑( )
(3)H2+O2H2O( ) (4)2H2O==2H2↑+O2↑( )
(5)Mg+O2MgO2 ( ) (6)2KMnO4== K2MnO4+MnO2+O2↑( )
(7)A1+O2A12O3( ) (8)Fe+CuSO4== FeSO4+Cu↓( )
3. 在反应Cu+4HNO3═Cu(NO3)2 +2X+2H2O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5 B.N2 C.NO D.NO2
3.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 = a B.3n = 2a C.3n = a D.2b = 2m + n
4.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请写出乙醇(化学式C2H5OH)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只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一、学习目标
能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方法
三、课前预习
导学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例1. 配平:
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可确定的系数为3,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结果得
练习:(1) ___ Al + ___ O2 — ___ Al 2O3
(2) ___ N2 + ___ H2 — ___ NH3(该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
(二)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例2. 配平:
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先把的系数配成2。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的系数为2,最后确定的系数为1。配平结果为
练习:(1) ___ H2 + ___ O2 — ___ H2O
(2) ___ CuO + ___ C — ___ Cu + ___ CO2(该反应条件为高温)
(三)分析法
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分析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
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
练习:
(1)___Fe3O4+___CO - ___Fe+___CO2(该反应条件为高温)
(四)定一法
适用条件:化学式较复杂的化合物,如含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例3. 配平:
解析:先设定的系数为1,再确定CO2的系数为2,H2O的系数为3。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中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2的系数为3。
配得结果为
练习:(1) ___C2 H2 + ___ O2— ___ H2O + ___ CO2(该反应条件为点燃)
(2) ___ CH4 + ___ O2—___ H2O +___ CO2 (该反应条件为高温)
四、课堂评学
1、配平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 Fe + ___ H2O — ___ Fe3O4 + ___ H2(水为水蒸气,反应条件为高温)
(2) ___KMnO4 — ___K2MnO4 +___MnO2+___O2
(3)___KClO3 — ___KCl + ___O2
(4)___ H2 + ___CuO — ___ Cu + ___H2O(该反应条件为加热)
(5) ___ Al + ___ Fe2O3 — ___ Fe + ___ Al 2O3(该反应条件为高温)
(6) ___ Fe2O3 + ___ H2SO4 — ___ Fe2 (SO4)3 + ___ H2O
(7) ___ Al + ___ H2SO4 — ___ Al 2 (SO4)3 + ___ H2
(8) ___CH3OH+___ O2 — ___ CO2 + ___ H2O (该反应条件为点燃)
(9) ___ Cu + ___ O2 — ___ CuO(该反应条件为加热)
(10) ___ Al(OH)3 + ___ H2SO4 — ___ Al 2 (SO4)3 + ___ H2O
2、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
R + 8HCI + 4Zn = 4ZnCl2+ 3H2O + 2As + H2 ↑ (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则砒霜的化学式()
A.As2O2 B.As2O C.AsO D.As2O3
3、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 CO2+2H2O,推求X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4、为保持长时间潜航,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通常使用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
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