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同步课程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同步课程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
一、学习目标
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
三、课前预习
导学一:元素的概念(阅读课本P59第二、三段:以扫描右边的二维码帮助理解)
1.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 、 、 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2.
分子 含有原子的种类 含有相同的哪种原子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
O2
CO2
H2O
3. 通过分析上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在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 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就把它们统称为 元素。
4. 也就是说,化学上把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而同一类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 )的一类原子的 。
注意: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5. 阅读课本P60图3-17和“资料卡片”。
(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________,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
(2)生物细胞中的元素,不管是来源于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的生物细胞,它的元素组成(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均相近。其中,含量最多是前四种元素分别是 、 、 、 。
导学二:元素符号(课本P61)
1. 国际上统一采用 名称的 字母来表示元素。
2. 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 (宏观意义), (2)表示这种元素的 (微观意义)。 例如元素符号“O”既表示 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 。
3. 注意:Fe表示 、 ;也可以表示 。
4.请参照课本P62页所给出的表3-4及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完成下表并熟记: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Li Be B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汞 铅 碘 钨 铂 金
元素符号 Pb W
思考: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加碘”“加锌”“加钙”“补铁”等词语,这里的“碘”“锌”“钙”“铁”指的是什么?
四、课堂评学
1. 将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________;银AG___________;钙cA_________;氯c1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2N C.Cu D.O2
4.下列对符号“Mg”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1个镁元素 B.1个镁原子 C.金属镁  D.镁元素
5.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6. 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4H2 B.4H C.2H2 D.H4
7. 下列对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   B.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
C.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SiO2   B.Fe2O3   C.Al2O3   D.SO2
9.钠元素与镁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核电荷数不同 D.核内中子数不同
10. 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N ; (2)2 P (3) 4 Fe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画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观察l~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
难点:离子的形成
三、课前预习
导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书本P54)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1)电子的质量很小,带负电荷。(2)电子是围绕 作不规则的高速运动的。(3)不同的电子离核的远近不同,离原子核越近的,能量 ,离原子核越远的,能量 。
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是 排布的,离核最近的叫第 层,往外依次是第 层,最多能排 层,离核最远的一层又叫 。
②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
3. 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用圆圈表示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 。
导学二:离子的形成(P55第二、三段)
1.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带上 个单位的 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上 个单位的 电荷。
2. 带电的原子叫 。带正电的原子叫 ,如钠离子,符号为 ;带负电的原子叫 ,如氯离子,符号为 。
注意: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带几个单位的什么电荷。例如:镁离子Mg2+
思考: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
2.从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你能发现每一横行、每一纵行分别有什么规律吗?
3.离子的结构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存在何种关系?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有什么关系?原子得失电子后电子层有何变化?
四、课堂评学
1.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该元素原子的( )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数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B. 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C.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D.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都多于4个
3. 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
A.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核内中子数 F.核外电子数
4. 写出下列粒子符号:
2个钠原子 4个氯离子 钙离子 5个镁离子
5.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右图),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个,
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
6.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圆圈表示 ,圈内“12”表示 ,圆弧
表示 ,该原子共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7.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它进行研究:
(1)第11号元素名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 、等于 。
(3)研究表明: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