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共2课时)班别: 姓名: 学号: 自评:一、学习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学习重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难点: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课前预习导学一: 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阅读课本P26-P27页,完成下列填空: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混合物,叫作溶液,其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 __________ ,被溶解的物质叫作 __________ ;溶液由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组成;常见的溶剂有 __________ 等。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 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__________。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作 __________ ,量少的一种叫作 __________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作 __________ 。 3、如何命名溶液?若溶质是A,溶剂是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A的B 溶液;若溶剂B是水时,水可省略,可命名为A溶液。 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食盐的水溶液(简称食盐溶液)。即溶液为溶质的溶剂溶液。思考:请你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 液 溶 质 溶 剂 溶 液 溶 质 溶 剂蔗糖溶液 稀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溶液导学二:溶液、溶质和溶剂间的质量关系1、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2、若将50g碳酸钠粉末溶于4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还剩余了6g碳酸钠没有溶解,则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溶液质量为 g。3、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溶质质量就是 的物质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质。导学三: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阅读课本P29页,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有 __________ 的变化。有的会出现 __________ 现象,有的会出现 __________ 现象。 2、根据课堂演示实验现象填空:NaOH溶于水后温度 __________ ;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 __________ ;NaCl溶于水后温度 __________ 。导学四:乳浊液和悬浊液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作 __________ ,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会出现 __________ 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2、悬浊液: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例如:泥沙、钡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后所得液体。四、课堂练习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溶液的物质类别是 。2.请分别写出表格中每种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式:稀盐酸 生理盐水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医用酒精 碘酒溶质溶剂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蒸馏水 C.糖水 D.汽水4.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香油 B.食盐 C.白糖 D.食醋5.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 )A.纯净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的状态可以为固、液、气三种状态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8. 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总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实验室里将100mL蒸馏水和100mL酒精充分混合,则形成的溶液总体积 200mL(填“<”、“>”或“=” ),其中溶质、溶剂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