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课时 法律伴我们成长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2、能力目标:知道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规定,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3、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受国家特殊保护的原因重点难点 重点: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难点:理解六种保护的内容课 本 探 究 认真阅读课本第95--100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处划线标示知识点。 ★1、法律有哪些特征?【是什么】 2、 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是什么】 ★3、法律、道德、校规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是什么?【是什么】 4、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什么】 ★5、法律有哪些作用?【为什么】 根据标题、问题构建知识框架 法律为我们护航预 习 检 测 1.截至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②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 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全国“护苗网上行动”对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开展此行动( ) 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完全净化社会风气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扬州市图书馆不仅长期免费对外开放,而且还举办各种免费讲座和展览,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活动场所。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学校保护 4.全国人大定期开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 ) A.在校大学生 B.家庭困难的人 C.有残疾的成年人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 ) 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民法总则 C.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③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百家公益组织在京联合发起“守护童年”行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熟 知 课 本 探究题:8.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缺少监管,生活负担重,心理发育不健全,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其中,少数留守儿童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思考:(1)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2)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应该怎么做?我的疑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