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 关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能力目标:通过自己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劳动的作用;如何实现中国梦难点:如何实现中国梦自主预习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校要设立劳动教育课,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A.崇尚劳动的民族是最优等的民族 B.只要劳动就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C.劳动素养是综合素质的最高要求 D.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阅读漫画《劳动的理解》,对甲观点评价恰当的是( )A.正确,因为知识能够创造财富和价值B.错误,因为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有用C.错误,因为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参加D.错误,因为从事不同的劳动都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3.(2021·南沙区一模)南沙区多所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园内开辟小农场,让学生种植蔬果。其意义在于( )A.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B.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C.惩戒学生不良行为 D.净化校园生态环境4.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受表彰的劳动者中,既有高级技师,也有普通工人;既有科研工作者,也有环卫部门工作人员和大中小学教师。从中我们认识到( )①职业有分工,地位无贵贱,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伟大 ②所有的劳动者都应受到国家的表彰 ③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④我国尊重劳动,凡是对社会有益的劳动,都是光荣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预习检测 1.下图漫画中课程的开设有利于( )A.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B.提升问题意识,轻视书本知识C.参与劳动实践,放弃理论学习 D.拓展课外知识,弱化课堂学习2..壮丽70年,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着力解决,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B.坚信伟大的成就可以掩盖问题C.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对国家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D.诸多的问题抵消了国家建设的成就3.下列说法对右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重和学习B.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C.只有从事脑力劳动,才能为国家作贡献D.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熟知课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十几岁为求学远离家人,辗转各地,战争纷飞也不放弃;抛家舍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突破几十项技术难关,创造性地解决核潜艇的操纵性、发射稳定性等问题;64岁的他冒着生命危险率先随艇下潜,打消了其他成员的顾虑,以总设计师的担当鼓舞了团队成员。有同学说,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材料二:每个成功者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年轻人: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表格。材料给追“星”少年的启示十几岁为求学远离家人,辗转各地①_________抛家舍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破几十项技术难关,创造性地解决难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先随艇下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紧扣材料二,说明劳动对于个人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我的疑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