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七年级心理 13释放学习压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中师大版七年级心理 13释放学习压力 教案

资源简介

释放学习压力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连接
了解他人面对压力时的常用方法
重难点:学会面对压力时跟人主动沟通;理解、接纳对方的想法以及对自我认知进行调节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压力源主要来自学业。与小学相比,初一的课程增多,老师、父母对其要求更高。进入青春期的初一学生很看重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活动内容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而压力来临时更多的是一些情绪的体验。
活动方法
戏剧教育法中的替身、定格;欲望彩虹;AB角色;认知调节;4F反思法
活动程序
1、 热身阶段
所有人围圈,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踏步。
2、 转换阶段
1、 我的压力
所有人围圈,用一句台词及定格表示来自重要他人(解释说明此处的重要他人为父母/老师/同学)的学业压力(如:“隔壁家的小明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这次考试你拖全班后腿了”、“期末考我要超过你”),有相同学业压力的他人上前一步,跟着一起说台词、做定格两遍。
2、 我常用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所有人围圈站好,依次用一个定格和几个词表示自己平时面对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时常用的应对方法(如唱歌/运动/给好友打电话倾诉等)。其他人跟着一起说做两遍。
3、 工作阶段
1、 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情境呈现
分组,成员轮流担任主角,主角先讲述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的具体情境。然后主角站在中间,其他辅角(指小组的其他成员)表示来自不同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在主角四周拉扯TA,之后定格。主持人依次拍辅角的肩膀,辅角用一句台词说出相应的压力。主持人问主角面对这些压力的感受。
2、 如何应对压力
分组,一组讨论如何应对来自父母的学业压力,方法为AB角色。一组讨论如何应对来自老师的学业压力,方法为欲望彩虹。一组讨论如何应对来自同学的学业压力,方法为自我认知调节(ABC理论)。
4、 分享与落地
借鉴4F动态反思法提问:
1. 事实 (Facts):大家在刚刚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共鸣圈:所有人就“本次课的收获”做分享,有共鸣者可向前一步。
2. 感受 (Feeling):大家在进行刚才的活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3. 发现 (Findings):在这个活动中,你对自己有了怎样的认识?对于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你怎么看?
4. 未来 (Future):以后面对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时,你的应对方式会有什么不同?
备注:
定格:教育戏剧中常用的技术,指某一个场景状况定格下来使之成为静态,或是将个人的情感心思具体地呈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者夸张而鲜明的姿势,让其他人通过视觉进入情境。
AB角色:
一组的成员分别扮演A角色和B角色,通过沟通设法说服对方。然后两方再互换角色,说服彼此。之后总结沟通成功和不成功的因素。
欲望彩虹:
主要用于理解或接纳他人的想法。小组中一人作为主角扮演一个角色,说一句台词,例如:扮演父母的主角说“隔壁家的小明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其他成员依次站到主角后面说句主角说这句台词后面的心里想法并做个定格,如“妈妈真的很担心你考不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自我认知调节(ABC理论):
事件(A)只是压力(C)产生的间接原因,而引起压力(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事件(A)的认知(B),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对压力的认知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
教学资源
参考书籍推荐:
1.麦淑华,邓淑英. (2006). 成长体验. 突破出版社。此书详细介绍了促进分享讨论的4f法。
2.洪中夫. (2015). 玩出反思力—101个火花教学的动态反思技巧. 华文出版社。此书对诸如本课中提到的共鸣圈等促进反思的活动有详尽说明。
3. 杨阳编著. 《以戏剧促进心灵成长——应用戏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实践手册》
课后延伸
接下来的一周,在学业上,当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压力时,请从以下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来应对:主动与对方沟通试着说服对方;理解、接纳对方想法;调节自我认知。
处理来自重要他人的学业压力的记录:
1、 对于你的学业,重要他人说/做了什么让你感觉压力很大?
三选一:
你是如何与对方沟通并说服对方的?
你是如何理解、接纳对方想法的?
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认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