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课题 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课型 新授 课时:1核心素养与 学段目标 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 2.道德修养: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3.法治观念: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4.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5.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重点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难点 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预习案知识点一认识国家利益请阅读教材第86~88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国家利益的内涵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 需求和 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的领域和范围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 、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国家安全、领土完整、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点拨】 国家核心利益就是指国家利益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的部分,涉及国家的生存、独立和发展三个方面的利益需求。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利益结构中次序优先、关系全局、不容挑战和面临威胁的利益。知识点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请阅读教材第89~90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 ,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 ,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 的。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 ,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在一起。探究案1.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1)习近平所提到的“国家核心利益”是指什么? 小明同学认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请简要评析小明的观点。 2.每年国庆期间,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会用歌声向祖国献上真挚的祝福,《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以晚会、音乐会、快闪、歌舞,MV等不同形式在全球传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一句句饱含深情的歌词,传达出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浓浓的爱与诉说。 运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歌词的理解。训练案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应承担家庭责任,建设和谐家庭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矛盾的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春节,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再度提倡“就地过年”。不少人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选择了就地过年,人虽然没有回去,但是家人之间相互的惦念还是通过一份份包裹在老家和城市之间流动着。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就地过年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C.淡化了家庭成员之间浓浓的亲情 D.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体谅 3.“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人口),土地以“一”代表。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国”字的演变表明(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 ②每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相同的 ③没有国土、人口、主权和政权,国家就不能生存 ④祖国有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坚守国家利益底线,就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只有坚守国家利益底线,我们个人才有未来,国家才有未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黄金法则。之所以这样强调维护国家利益,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没有国土、人口、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去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中国边防军人愿以生命守护祖国边防,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必须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②国家利益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矛盾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需要放弃一切个人利益 ④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儿女奋斗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可以完全代替个人利益 B.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辅相成 D.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7.“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观念,有国才有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心中装着祖国,更要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以下对“国家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没有区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近年来,伴随着海外游的热潮,有关“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事件也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并持续引发关注。这( ) ①警示我们,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维护国家荣誉 ②告诫我们,心怀爱国之情,不做有损国格和人格的事 ③充分说明,国家利益无小事,事事关系国家主权安危 ④要求我们,对有损国家利益的事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实现。”这告诉我们( ) ①要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要先保障人民利益,再实现国家利益 ③要将国家、民族和人民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要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区别开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贴文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这说明( ) A.国家利益反映人民利益,个人利益至上 B.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国家安全 C.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D.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国家参考答案: 1.(1)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观点错误。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③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DCAAC CABAC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