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以诚做人 以信立世》主题班会班会题目 《以诚做人 以信立世》背景分析:高中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今社会又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全面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植于诚信体系的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的学生极易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抛却至关重要的各种良好品格,在考试中,时常有学生参与作弊,其余同学不以为耻,反而会羡慕因抄袭而得来的成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校园氛围中,班会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及时对他们开展诚信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主题解析: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诚信”,诚可以解读为诚实、真诚等;信解释为信任,讲信用,不欺骗。“诚信”主题的选择同高中学生的成长阶段对应,选择“以诚做人,以信立世”作为标题,将诚信二字分解开来,既强调了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恰当地体现了本次班会诚信的主题。班会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环节二,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涵义;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树立“以诚信为荣”的情感认识;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将诚信融入生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师准备: 1、撰写班会策划书、制作课件; 2、搜集跟诚信有关的历史故事和生活素材; 3、准备卡片(用来书写心情词语)、小奖品(作为“看图竞答”环节的奖励); 4、准备一块秒表。班会过程环节一:班会导入 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开展班会课,班会的主题是什么呢?我给大家两点提示,提示一: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空出诚信的部分);提示二:一诺千金。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诚信,“以诚做人、以信立世”是我们班会的题目,它直接强调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 设计意图:我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进入探讨诚信的心理预期中;二是两点提示,第一点提示强调了“诚信”今天已经成为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第二点说明了诚信自古以来就是大家所赞扬的一种美好的道德品德。环节二:明确“什么是诚信?” 活动:组词比赛 比赛说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诚信二字,挑选4名同学,将他们分为两组,在一分钟内,分别用“诚”和“信”组词 ,但是不能再组诚信了,组词多的小组获胜。 老师: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排好队上讲台,1名同学负责写,其余1名同学负责思考,但黑板上所写的词语不能重复。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老师用秒表计时30秒)。 学生在黑板上以最快的速度写下所组的词,老师统计词语数量,宣布获胜小组。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圈画黑板上的词语,大家挑挑看哪些词语可以体现诚信的含义? 老师:“诚”主要指人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人“内诚”的外化。诚信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诚”和“信”的组词,让他们领悟诚信的内涵。环节三:探究“我们为什么需要诚信?” 1、活动一:看图抢答 (1)规则:图片展示后,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获得答题权,正确说出故事题目就可以获得奖励。 老师展示图片,学生抢答。 第一幅图: (预设学生参与场景) 学生1:这幅图是《曾子杀猪》的故事。 老师:请概况一下故事内容。 学生1: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欺骗。"于是(曾子)马上杀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第二幅图: 学生2、3……也许要经过一番尝试,才能说出《立木为信》的标题。 故事内容补充: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但是却无人行动,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一个人把木头扛到北门后,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老百姓沸腾了,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这两个历史故事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诚信? 引导学生指出:诚信关乎我们能否取得别人的信任。 设计意图:用“看图竞答”环节,点燃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为什么需要诚信 活动二:老师用图片展示场景,学生思考相关场景中的不守诚信现象。 设计意图:于各类失信现象的列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问题关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失信行为会给我们个人带来信任危机,会给社会带来道德危机。 活动三: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六集《一言为重,百金轻》的片段(2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我们为什么需要诚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从古至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诚信”,个人缺失诚信,将失去别人的信任,有时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商业活动和国家也离不开诚信,否则,我们会陷入“信任危机”。因此,十八大将“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更是我们个人的价值准则。环节四:思考“我们该如何守诚信?” 1、活动一:场景再现 小可是老师最信任的一班之长,一天,老师找小可了解小浩的情况,因为小浩最近行为反常,上课神情恍惚,成绩直线下降。 小浩是小可的好朋友,小可知道小浩最近迷上了电子游戏,并向小浩保证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可很为难,作为班长,他有责任向老师如实反映情况,作为同窗好友,他又有义务保护同学的隐私。 小可应该告诉老师实情吗? 老师:这是我们很多同学都面临过的两难选择,请大家思考,此时是对老师诚实,还是遵守对小浩的承诺?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老师:想要在生活中成为诚实守信的人,需要有诚信的智慧,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观点,请大家齐声朗读。 观点一:守诚信需要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观点二:诚信要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观点三:诚信的核心是善。 2、活动二:全体同学在卡片上写下一个词语,表达别人失信于你时,你的心情。 学生可能会写的词语:生气、愤怒、失落…… 教师 :请大家将表达心情的卡片揉成团,下课后扔进垃圾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如果曾经被别人的失信困扰了,那么请记住“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适时放下,学会原谅;如果我们因失信伤害过别人,请铭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今天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具体场景中守信?第二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在小事上的失信,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也会让自己被贴上“不可信”的标签。班会板书设计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用鼎的造型,三足协调共同支撑,才能让鼎的站立平稳,暗示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系统,需要个人、社会、国家层面的共同努力。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第六集《一言为重百金轻》,结合自己对诚信的感悟,写一篇观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