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我向信息”,做沟通达人 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巧用“我向信息”,做沟通达人 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

资源简介

巧用“我向信息”,做沟通达人
【活动理念】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高中生社会技能的掌握、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沟通是最主要的渠道,良好的沟通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其中,“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良好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掌握“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并能在生活中运用,以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良好的沟通技巧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体验“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愉悦
3.能力目标:运用“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
【活动重难点】
在实际的人际沟通中,运用“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
【活动形式】
情景剧表演、讲授、讨论、展示
【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的生活事件、心理状况;
(2)准备情景AB剧、相关阅读文章和学习任务单等,制作课件。
【适用年级】高一
【活动过程】
一、新闻视频,议一议
目的:引入课题,活跃气氛。
观看视频: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2018 年 10 月28 日上午 10:08 分,一辆公交车上,女乘客刘某与司机起争执,从言语冲突上升到肢体冲突。刘某殴打司机,司机也不甘示弱与刘某对打,导致车辆失控,最终酿成悲剧。
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看完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触?
请 2~3 位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回应。
教师引导语:我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冲突和争执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演变成肢体冲突,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当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如何跟对方沟通?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二、情景AB剧,看一看
导入:我们在澄清误会、处理冲突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模式去表达呢?怎样的沟通方式更有效呢?请看情景AB剧。
1. 教师播放视频——情景AB剧,先播放第一部分:情景A。
情景:张雪最近老在背后说李明的坏话,李明感到很生气。今天,李明在校园看见张雪。他想过去跟她说清楚,让她别再这么做。他该怎么说比较好呢?
李明怒气冲冲地走向张雪,说:“张雪,你真过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有种在我面前说啊,你说啊!”
张雪听了也很生气,说:“说的就是你,怎么样,如果你自己是清白的,你还会怕我说你吗?”
2. 教师提问:情景A中李明的表达方式给你什么感受?(请学生分享)
3. 教师引导:同学们都和李明一样,很容易预想到情景A中的表达方式是有问题的,不利于沟通,甚至会使关系恶化。那么,请想象一下,假如你是李明,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又想避免关系恶化,你会怎么对张雪说呢?(请学生思考后分享)
4. 教师小结: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说话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于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个“沟通至上”的时代,而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用“你”开头的表达方式十之八九都会遭到挫败。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那就是以“我”开头。(出示课题,标题在上课前贴在黑板上,空出“我”的位置,“我”和“你”字放在标题下面,引出课题之后把“我”字贴到相应位置)
5. 教师引导:那么,如果李明用“我向信息”来表达,应该怎么说呢?我们一起看看李明所想象的第二种表达方式——教师播放第二部分,情景B:
李明走向张雪,说:“张雪,我听说你到处说我坏话,我很生气,我希望你以后有什么意见可以当着我的面说,如果是我不对,我会注意的。”
张雪很尴尬,说:“我……对不起,我以后会注意的。”
教师引导:A剧中“你”出现的频率很高,批评指责对方,而B剧中有比较多的“我”,表达感受和需求。多用“你”和多用“我”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也许B剧的沟通结果会显得过于理想化,同时,我们也承认,“我向信息”也许不能时时都带来如此理想的沟通结果,但至少会使双方的沟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导致关系恶化。
三、“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比一比
“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是沟通信息中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见表1。
表1
表达方式 “你向信息” “我向信息”
语言模式 多用“你” 多用“我”
表达内容 对他人加以批判、猜想、评价、判断等 我的感受、现状、需求及希望
沟通结果 双方无法沟通,甚至激化矛盾,关系恶化 有利于对方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并作出回应或改变行为
教师引导:沟通需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应尽量多使用“我向信息”,少用“你向信息”。
四、“我向信息”表达三部曲,学一学
1. 教师讲授“我向信息”表达公式: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神奇的非暴力沟通公式:
(1) 描述事实(观察)——我看到(听到)……(什么)
(2) 表达感受( 感受)—— 我觉得……( 难过、伤心、委屈……)
(3) 表达需求(需要)——我希望得到……(尊重、被理解、肯定、赞美)
案例讲解: 有一天你考试考砸了,,妈妈对你说:“你怎么那么笨,才考这么点分,要你有什么用呀!”你会如何回应她?
1.描述事实, 描述事实就是像照相机一样记录这件事,不带任何评价。妈妈看到我没有考好,很生气地骂了我。
2.表达感受。没考好被妈妈骂了,你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很伤心、委屈、难过。
3.表达需要。你内心的渴望是什么?我需要妈妈的关心和理解(尊重和爱)。
反过来,对于妈妈来说,如果妈妈主动跟你沟通,那么对于妈妈来说事实是什么?
1.事实——我到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骂了你。
2.骂人之后的妈妈有什么感受?感受——我感觉很后悔也很抱歉。
3.这时候的妈妈需要什么?需要——我需要得到孩子你的原谅。
重回情景AB剧,学生依据李明的话,分析出三步骤:
1.事实描述:张雪,我听说你到处说我坏话,
2.表达感受:我很生气,
3.表达需要:我希望你以后有什么意见可以当着我的面说,如果是我不对,我会注意的。”
五、“我向信息”表达,练一练。
1. 如果你是以下事件的当事人,你想和对方说什么?用“我向信息”来表达的话,你会怎么跟对方说,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请注意包括:描述事实/行为/表达感受/表达需要希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组研讨,2~3个组研讨同一个事件)
事件一:关灯不久,你很想睡觉,但你的几个室友正热烈地开着卧谈会,越说越兴奋,把你吵得又累又烦。
事件二:你向爸爸要钱去看动漫展,但爸爸认为学习更重要,拒绝了你的要求。
事件三:某老师知道你有时候会抄作业,但这次比较难的题目你是独立完成的,老师却认为你抄了某某同学的作业,还批评了你。
2. 小组讨论,选出组内最好的表达方式,学生当场用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出来。
3. 各组展示各自研讨的表达内容,研讨同个事件的组别或不同事件的组别均可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点评和引导。
事件一参考:我听到你们在说话,我很累,我需要好好休息。
事件二参考:我看到你拒绝我看动漫展,我很伤心,我需要你的关心和理解。
事件三参考:我听到你在怀疑我抄作业,我很委屈,我需要你的信任!
六、“我向信息”,用一用
现学现用: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我向信息”表达方式
(1)请学生选择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来填写:
“我向信息”,我会用!
我最近发生了 (事件) 这让我 (心情) 现在我可以用“我向信息”表达,对他(她)说:
(2)“我向信息”使用分享。
请学生分享:如果你用这样的方式和对方说话,你觉得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3)邀请学生尝试把填写内容付诸行动,不管成功与否,把过程(自己所说的话,对方的反应等)记录下来。
3. 课堂小结:
最后老师想问同学们,我们要想把我向信息沟通技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容易吗?生:(齐声)不容易。
师:如果不容易,原因是什么?
生 1:习惯了原有的沟通模式,一时间难以改变。生 2: 很难控制情绪, 一方面, 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很难冷静下来;另一方面,如果对方挑事或者说话很难听,自己就更生气了。
生 3: 爱面子, 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担心被打击和拒绝。
师:是的,有时年少的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冲动,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伤人的话就脱口而出了;也不少同学即使受委屈也不敢表达出来, 一直憋着, 憋到内伤, 某一天再爆发出来。无论是暴力打击对方还是一味忍让都是不正确的,当我们在沟通中遇到了不愉快,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感觉到愤怒时,我们应对自己喊停,当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去沟通,效果会更好。
”“我向信息”表达方式能帮助我们拥有更加平和的心境和语气,让对方对“我”的感受和对他的期望有了更多的了解,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运用“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提高沟通技巧,收获更多人际交往的温暖情境,期待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沟通达人!
【活动拓展资料】
1.心理老师的小提示:在日常沟通中,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等,使用“我”来表达自己的信息可以让你变成一个很好的说话者。这种表达方式一般用这样的语句来开头:“我认为、我觉得、我倾向于、我发现……”还可以这样来表达你的看法:“对于我来说、站在我的立场上,我这样认为、我的观点是、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