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欣赏 远离嫉妒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表现及危害;2.学会运用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3.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势,培养良好的竞争心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知晓嫉妒心理的表现及危害以及克服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到嫉妒心理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要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调整心态。教学过程实话实说 ——导入课题学生阅读:她为什么转学?(取用于教材P25-26)思考下列问题:【阅读与分享】1、胡丽丽为什么转学了?2、胡丽丽做出材料中那些行为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根据同学的分享引出课题心理讲堂——认识嫉妒1、什么是嫉妒请同学们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说出你认为什么是嫉妒,教师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带着同学根据黑板上的关键词总结出嫉妒的含义。汉语词典里解释:嫉妒是对才能,地位,名誉,学识,财富,处境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也是一种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2、嫉妒和羡慕的区别老师提出“羡慕”一词,请同学说一说羡慕和嫉妒的区别;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羡慕是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比如:我羡慕别人的童年幸福甜美。区别:羡慕是愿自己能和对方一样好,嫉妒是见不得对方比自己好。当你觉得别人的好不是应得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叫嫉妒。羡慕,你是郁闷自己没有;嫉妒,你是痛恨别人有。推心置腹——体会嫉妒(取用于教材P27活动1)请同学回忆一个你嫉妒别人或被人嫉妒的故事,并仔细的体会当时的感受及对自己的影响。(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并用适当的指导语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能沉下心来进行回忆。)把感受和影响写在纸上。同学分享故事分享——感悟危害(找到一个视频更好)故事一:有一个人遇见上帝。上帝说: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任何的一个愿望,但前题就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那个人高兴不已。但他细心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我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了;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金子了;更要命就是如果我要一个绝色美女,那么那个看白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家伙就同时有得到两个绝色美女......他想来想去总不知道提出什么要求才好,他实在不甘心被邻居白占便宜。最后,他一咬牙:哎,你挖我一只眼珠吧”。故事二:山东某大学有个姓唐的女大学生,从小受到妈妈的宠爱,养成任性好嫉妒的毛病。她处处想拨尖,出人头地,在中学时也一直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为没被选上班干部,心里很不自在。一次,班上有两位女同学考试分数比她高,她更是妒意大发,竟把人家的课本、作业本以及其它学习用品全偷了,使人家学习不成。她的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受到了班上同学的批评,但她不仅不改,后来竟趁别人上课的时间溜回宿舍,把同学的衣物被褥统统烧光,险些酿成火灾。而她也因此触犯法律成为纵火犯。(安排两个同学分别朗读;一个故事)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故事,结合同学们上一环节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出嫉妒的危害。2、老师提炼出学生的答案,并板书在黑板上。(两个方面:嫉妒者;被嫉妒者)小组探讨——寻找方法(考核重点)酸葡萄与甜柠檬(取用于教材P30拓展1)在《伊索寓言》中,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树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却摘不到,只好悻悻地离开,抱怨道:葡萄是酸的。后来我们就把当个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的时候,为了保持自尊,有意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的心理称为“酸葡萄心理。”与“酸葡萄心理”相反的是,有的人吃不着“葡萄”,只好认为自己的“柠檬”是甜的。这种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而是认定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就是好的,以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怨气,消除心理紧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它们来缓解嫉妒情绪。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嫉妒情绪反思活动——升华课堂我决定欣赏……(取用于教材P29反思1)嫉妒心理人皆有之,但是有的人能把嫉妒转化为欣赏。嫉妒与欣赏就像两股不同的力量,一个消极,一个积极。当你嫉妒他人时,常常会心生不平与怨恨,而当你欣赏他人时,则会学期所长,进而迈向自我成长之路。刚才,我们写出了自己曾经嫉妒他人的经历,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着把对他\她的嫉妒转化为欣赏,完成下面的活动:在 方面,我曾经嫉妒,我决定欣赏他\她的(七) 拓展知识:被人嫉妒怎么办?(取用于教材P31)(选讲内容)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勾画出方法。(八)我的感悟与收获1、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感悟与收获呢?请用一句话分享。2、教师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