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七年级上册 青春期亲子也有小欢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七年级上册 青春期亲子也有小欢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青春期亲子也有小欢喜
——构建亲子关系舒适区
一、背景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初中的学业水平加重,亲 子关系也会遭遇变化。除了必要的父母教育外,让孩子理解和学会和 父母积极沟通,找到亲子舒适的距离,构建亲子关系舒适区,有助于 青春期的孩子迅速稳定身心,投入学习状态,解决亲子困境。
二、授课对象:初中年级
三、微课时长:40 分钟左右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掌握“进入舒适区”法。 情感目标:对自己的亲子关系有积极的态度,体会父母的支持。
行为目标:学会构建自己和父母的亲子关系舒适区,能用“进入舒适 区”法解决亲子困境。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享法、情境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设计、PPT
七、教学设计
( 一) 导入:视频片段 (2 分钟)
师:初中的你们,在应付繁重的学习之余,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呢?
(

) (

)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片段,感受一下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呢? 视频呈现,中考备考情况下的亲子状态。
过渡: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体会?哪些语言你感觉到熟悉 呢?
(二) 绘制我的亲子关系圈 (3 分钟)
师:有人说,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是很可怕的,父母可能会有各种 的表现,而我们作为子女的,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小小的体验“绘制亲子关系圈”,请大家拿出纸笔,先在纸上中 间画一个圆代表你的位置,然后思考:就这段时间来说,你感受到父 母和你的距离是在哪个位置呢,请用另一个圆来表示父母。
1.如果你感受到父母或一方非常想了解你的情况,每天都会督促
你,事无巨细管教你,感知到父母付出和期待>自己可以回应的,有 点喘不过气来,可以把两个圆的重合部分更多一些。
(


)
2.如果你感受到父母或一方对自己比较疏远,感知到父母对自己 的关心和期待<自己渴望的,有受冷落的感觉,那请你把两个圆重合
部分少一点。
(


)
3.如果你感受父母和自己的距离刚刚好,即有共同的话题,又有 适当的空间,感知到的父母付出和期待= 自己可以回应的,让你感觉
很舒适,请你把两个圆画成有适当重合的距离。
师:看着你手中的这张图,这是一张怎样的图呢?你又渴望它是 怎样的呢?这三张图反映的分别是控制型亲子关系,疏离型亲子关 系,一致型亲子关系,你画出来的这种关系是你目前感受比较多的。 (不用详细解释)
如果你此刻觉得自己和父母是一致型的,恭喜你。但是有研究表
明,中学生的学习焦虑 30%与亲子关系有关。亲子间或过于疏离,或 过于控制的关系让不少同学觉得并不怎么舒适,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调 整亲子距离,让家庭的欢喜成为我们的助力呢?
(三) 爱的小欢喜——构建亲子关系舒适区 (9 分钟)
师:谈到我们常常面临父母给的学习压力,其实很多时候我们 和父母都有共同的期待,或许目标高低有分歧,但是一定都是希望, 你能无悔地度过这你的初中,去换取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可 以主动把父母当成我们的资源和支撑,最低限度也勿让亲子矛盾成为 我们阻力,让亲子关系拥有一个舒适区,享受“爱的小欢喜”。下面, 一起跟着老师来进行一番想象,在脑海里来建造我们的舒适区。
第一步,加减得欢喜——进入舒适区
目的:进行自我界定,思考我需要的关系舒适度和亲密度是什 么?
师:拿着你刚才画出的关系圈,中间重合的部分就是亲子互动 区,看看重合的部分对于你来说,大了还是小了呢?这个空间大了, 可能会挤占你自己的独立空间,感觉压抑,小了可能又不利于感受 爱,感觉疏远,备考期间的亲子困境特别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我 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距离——舒适区。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快速厘清关系,稳定身心的“进入 舒适区”法。请你仔细思考一下,并尝试书写下来,书写方式可以 参考这个表格:
(呈现表格的同时口述) 在刚刚画图的时候,你脑海里有浮现 怎样一些最近让你觉得亲子关系很压抑或者疏远的困境呢?你的 关系圈呈现的是哪一种关系类型?父母的期待是什么,你们之间有 什么共同的目标呢?
最关键的部分是思考“我的需要”——“增加/减少什么样的亲 子互动”可以让我们更加舒适,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语言或行动来 达成这个需要?请大家思考并写一写。
亲子关系困境:
类型:控制/疏离 共同目标 舒适区 我的需要 进入舒适区的行动
我的感受: 增加/减少 情况的出现
父母的期待:
我们初中同学常常遇到的亲子关系困境包括 (录音呈现) :
1. 父母对我的成绩期望太高,给我的压力太大
2. 父母反对我的一些个人兴趣爱好。
3. 父母从早忙到晚,不过问也似乎不关心我的成绩
4. 父母过度监管,不给我娱乐和放松的时间
5. 父母看不到我的努力
……
面对这些困境,老师挑选两个困境来具体讲述“进入舒适区” 法:
亲子关系困境一:父母对我的成绩期望太高,给我的压力太大
类型:控制 共同目标 舒适区 我的需要 进入舒适区的行动
我的感受: 达不到父母要求,体验挫败 希望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成 绩 - 减少亲子双方的目标 差异。 1、和父母客观分析目 前的学业水平。 2、让父母看到我的努 力。 3、请教他人,讨论提 升成绩的方法。
父母的期待/付出 希望激发我的潜力,有更好的学习成绩/督促 我,帮我请补习老师
亲子困境二:父母反对我的一些个人兴趣爱好。
类型:控制 共同目标 舒适区 我的需要 进入舒适区的行动
我的感受: 不受尊重,没有把控和决定权 希望能找到适合我和 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 要的方向。 - 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想 法的干涉,听听我的想 法 1. 向父母介绍 自 己这 个兴趣爱好的深入思 考,对自己的意义。 3.倾听父母的考虑,合 理安排时间 , 综合考 量。
父母的期待/付出 希望给我更好的前程指引/努力为我提供好的 条件
亲子关系困境三:父母从早忙到晚,不过问也似乎不关心我的成 绩
类型:疏离型 共同目标 舒适区 我的需要 进入舒适区的行动
我的感受: 不被重视,没有动力 保 持 学 习 自 主 性 和独立性 + 增加父母的关注 和鼓励 1、主动告知父母—— 你们的鼓励对我很重 要。
父母期待/付出:
不要打扰到你,帮了倒忙/ 询问班主任,小心打探。 2、 了解和理解父母的 生活压力。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那些你感觉的亲子困境,其实蕴含亲子 的共同目标,通过厘清自己当下的需要,思考及行动,我们和父母 之间的关系或许就有了一些悄然的变化。同样的,父母的过度监管, 属于控制关系,我们也可以思考减少他们过度关注的方法,而父母 看不到我们的努力,属于疏离关系,我们也可以增加他们对我们学 习状况的了解。
简单地说,就是在我们感受到受控制的压力里,思考减一减, 在感觉疏远的关系里,思考加一加,来达到平衡的舒适。
不妨记住我们的口诀:控制多了减一减,请放心!有安排!谢 谢您!感觉疏远加一加,我需要!多了解!我爱你。一起来说爱的 语言。
第二步,妙计生欢喜——丰富舒适区
如果说这个舒适区就像父母和我们会面交流的一个区域,当 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区域,我们要去思考如何让这个舒适区发挥最 大的作用?在脑海里想象,这一定是个好玩又让我们的欢喜的地方 吧,或许我们可以邀请父母进来,一起丰富这个舒适区,那就皆大 欢喜了。丰富舒适区,我们可以——
1.给父母看见你的暖心
备考的日子里,我们为了靠近成功所付出的努力,打碎牙齿 自己懂,但家人为了帮助我们,悄悄付出的努力,你曾看见过吗?
邀请父母坐在我们身边,向他们描述一下,最近有哪些父母让 你很感动的事情,把它们罗列出来。如果他们不能陪伴,你可以尝 试写下来。
这段时间为了家人平安,你顺利备考,父母一定做了很多 的事情,大方地对父母表达,也可以配上一个拥抱。
2.给父母信任你的宽心
父母总是不信任,其实是对你有很多的担心,是父母缺乏安全 感的表现。
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复习变得更加的自律、更 加的有效率;还可以主动公开一些他们渴望了解到的信息,如目标、 计划、完成情况等等。
3.给父母有事可做的安心
如果父母总是变着法子来过度关怀我们,倒不如主动让他
们参与,比如告知你的生活所需,想吃什么饭菜,想喝什么汤, “妈妈我太想吃你做的****”了,赞赏父母的厨艺“妈妈的做 的菜真是宇宙第一好吃”。
又或者从父母身上寻找动力:空闲时候听一听父母讲自己拼
搏的故事,在笑声中缓解焦虑,获得勇气。
第三步, 自在心欢喜——守护舒适区
对于实在无法协商解决的部分,可以请家中其他成员帮忙;剩 下的部分,接纳而不抱怨、也不需要过分自责。
我们需要清楚地明白一点,虽然我们和父母是一家人,但是父 母是父母,我们是我们,允许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就是尊重亲子 之间的差异,欢喜自然地在一起,才是守护住了我们的舒适区。
( 四) 尾声:享受小欢喜 (10 分钟)
想一想,青春期的亲子虽然常常有一些矛盾,但是我们很快就 要告别家庭,自己去飞翔。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此刻,你能想到父母和你之间的小欢喜是什么?
可能父母学习你的语言体系、表情包,
可能是父母和你一起拍一张加美颜和滤镜的全家福, 可能是和你一起翻开相册,回忆趣事,
可能是你一句温暖的回应,
也可能只是你手持汤碗时愉快地大口喝下,
没有想象中要跨过万水千山才能消除的隔阂,
我们可能仅仅是缺少一个张开怀抱的姿势。
纵然青春期亲子矛盾难免,但总有一点小欢喜。
教学效果及反思:
许多研究发现,家庭压力与高三学习焦虑有重要关系。
本课通过“亲子关系平衡圈”引导学生觉察亲子关系的现状,再 以“进入舒适区、丰富舒适区和守护舒适区”三步,帮助中学生构建 亲子关系舒适区。
本课介绍的“进入舒适区法”简单清晰、有效易行,有助于学生 在亲子困境中厘清关系,迅速稳定身心,促进对家庭的温暖与支持的 感受,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不同学校或班级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把困境的案例改为适合自 己当下实际情况的。另外,也可以制作相应的家长版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