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5 课程 第七课 执教人课题 辨识三无食品 确保饮食安全 计划课时 1学习目标 教育学生了解什么是“三无食品”及三无食品的危害。 教给学生如何辨识三无食品。 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零食。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三无食品”及三无食品的危害。 难点:如何辨识三无食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习环节 学 案 导 案预习提示 创设情境提出质疑 一、读案例,谈体会。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二、什么是三无食品? 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商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指名回答: 什么是三无食品?全班展示难点点拨 三、如何辨识三无食品? 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产品,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如果相关产品是厂家在生产并进入流通,或商家在出售中,均可向质量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举报。如果消费者已经购买了这样的产品,则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赔。 出示准备的三无食品,指导辨认。 三无食品的特点:包装简单,价钱便宜、味道重且刺激!检测训练巩固提高 四、交流探讨: 市面上有很多花样繁多,味道奇特,价格便宜的小食品,它们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保质说明,我们把这类食品统称为“三无食品”。“三无食品”没有卫生质量保证,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甚至是食物中毒,所以大家不要购买“三无食品”。 自己谈谈是否有购买的三无食品经历。盘点收获反思教学 教学反思 五、课堂小结与回顾: (一)三无食品的危害: 1、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2、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3、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4、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5、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二)、拓展:1、不吃零食,因为所有的零食都含有防腐剂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 2、阅读第19页“四看一嗅”辨识食品小窍门。 六、作业布置: 1、什么是三无食品?怎么辨识? 小组讨论三无食品的危害。 自我表决:以后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