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感动 传承精神》主题班会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追寻感动 传承精神》主题班会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班会课或班集体活动主题 追寻感动 传承精神
班 级 班主任姓名
背景分析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胜利成果,发扬民族自强自立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革命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奏献、友爱、互助、进发”的精神,不断地去追寻感动中国的名人足迹。同时,了解和平时期涌现出来的戍边英雄,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树立报国之志。在实践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从而将“传承民族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实际言行中,我班开展了“追寻感动,传承精神”的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结合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中印戍边战士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感悟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追寻脱贫攻坚克难英雄们的感动事迹,传承英雄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2、追忆和平时戍边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并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言行当中,树立报国之志,为祖国建国强业,承担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3、将革命精神与当下初三学生的中考联系起来,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让学生受到感染教育,并把革命奋斗精神、忘我奉献精神、埋头实干精神等融入到当下初三中考当中,坚守自己来石门的初心,并为目标努力拼搏!
班会准备 1、查找2020“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纪实,遴选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张桂梅的感人事迹,对人物的精神作以深刻和系统的分析; 2、结合人民日报公众号,搜集有关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成果数据; 3、结合人民日报公众号,制作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张桂梅》、《戍边战士英勇事迹》等相关视频
班会过程 (导入、每个环节或活动的设计意图、问题设置、学生活动等) 一、导入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伟大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终于在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了缅怀一代又一代为我国扶贫脱贫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们,传承他们的革命奉献精神和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在此开展了这次主题班会《追寻感动,传承精神》。 二、班会开始 1、全面攻坚,硕果累累,取得胜利! 下面让我们重温下这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视频—《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那对于脱贫攻坚的胜利,你了解多少呢? 活动一:小组讨论,组长发言分享。 教师PPT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图,感受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图片,让学生感受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的决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奋斗精神。通过小组讨论环节,引起学生关心国家时事,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过渡:这一组组数字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取得,正是那些肩上有责任,心中有信念的每一个平凡扶贫工作者创造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了解事迹,收获感动。 2、全国脱贫攻坚楷模、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张桂梅 观看视频:《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 教师总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张校长对自己初心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张校长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托起了大山里许多女孩的求学梦。可以说张校长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活动二:小组讨论,张桂梅校长带给我们哪些精神传承?代表发言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张校长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感悟坚守初心,方可铸就精彩人生;坚守信念,方可美丽人生;同时,让学生明白苦干实干,才是梦想的起点。激励学生传承坚韧不拔、坚守责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过渡: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次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非常艰巨,而戍边战士的守卫战,更是需要付出鲜血和牺牲的。 去年6月,祖国西部边境,一场外军蓄意制造的冲突当中,我们的戍边战士用生命的代价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还原当时的情况。 3、“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戍边战士英勇事迹》 视频的公布也还原了事实的真相,戍边战士们在面对敌军数倍于己的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不惜以身报国。 活动三:小组讨论,戍边战士的英勇事迹,有哪些精神需要我们传承?其他代表发言分享。 教师总结:在他们当中战士陈祥榕还是一位00后,他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八字战斗口号“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当时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用“清澈”二字来形容对祖国的爱呢?我们可以从边防军人的誓言中得到答案,他们曾说:“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样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可以把所有的浮躁、畏惧都过滤,只留下最清澈,最纯粹的那一份初心。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向所有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 设计意图:了解戍边英雄战士的光辉事迹,坚定了学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决心。缅怀英雄的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陈祥荣烈士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唤醒学生爱国情。 三、总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高扬爱国心、砥砺爱国志,还更应该刻苦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同时在实现强国伟业的新征程中勇于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延伸活动 活动四:请结合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谈谈对我们现阶段中考冲刺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结合初三最后冲刺阶段,传承和发扬英雄们的精神。为中考最后100天冲刺最好思想动员和准备。
班会(活动) 效果与反思 结合班会主题和当下班级的学情,本节班会课的选材富有教育意义:一个是伟大祖国的日益发展(脱贫攻坚);一个是为国育才的坚守(感动中国张桂梅);一个是爱国主义精神(清澈的爱),满满的正能量。通过这些令人动容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分享,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点评及时到位,总结环节紧扣主题,有行动有期许。结合学生们的分享感受,学生从憧憬英雄到爱国情感、从怜悯感动到奋斗进取,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可以看到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深入学生心中。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使命。 从英雄事迹巧妙地过渡到中考冲刺阶段学生应该如何去做。扣合了追寻感动,传承精神的主题。本次班会也为接下来的百日冲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面对中考这场硬仗时,让学生们拥有一颗清澈的内心,让他们能够明确方向,更能脚踏实,也必将走向成功。 小组讨论分享环节,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阐述自己的思想认识。美中不足的是讨论环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抛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虽然有明确的问题方向,但由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发散,可能未必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此今后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并做出调整引导。其次,学生分享人数不够全面。在现有的时间内,如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让每一名学生有展示的机会,需要我们教师合理规范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各环节紧密结合。有意识的调动班级的“非活跃”分子进行分享,平时更是应该给予这部分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