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Chapter 5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NO.1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及【1等。2.物质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2)三大循环简图大气本汽大气岩浆岩S输送植物降环境动物岩浆蒸腾发陆地径流海洋微生物变质岩(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的生产功能。(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及营养盐。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保持性质【的功能。(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含量,通过植物与大气的【】交换、【】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3.作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知识点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的,各要素变化也【(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NO.2方法与技能分析一、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有,多为内流河水文深居内陆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大陆性候杨少植被一土壤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着。一地貌形成戈壁、沙漠(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大量使用地壳矿物燃料中碳气元素CO减少升高气候变暖极冰融化面滥伐森林没沿海低地地质植被大气水一地貌(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