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荒漠化地区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2.掌握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教学重、难点】掌握荒漠化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教学过程】情境(图片)导入:教师:沙漠里养鱼,这是真的么?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兴趣)教师:阅读课本67页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沙漠里养鱼是真的教授新课: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板书)教师:阅读课本67页,找出生态脆弱区的含义学生:认真看课本,回答问题教师:很好,大家注意红色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师:大家阅读课本68页,找出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的含义和荒漠化的类型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教师:大家要注意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含义里的关键词知识拓展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荒漠化的类型,第一种是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第二种是是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第三种是土壤盐碱化,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第四种是红漠化,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第五种是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第六种是寒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下面是荒漠化类型的总结表格,大家注意荒漠化的类型、成因和分布地区。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教师:大家自行阅读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找出西北荒漠化地区的分布学生:自行完成任务合作探究教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活动,大家6人为一组,完成课件的两个问题,时间为5分钟。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来说说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2.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概括该区荒漠化的成因。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大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自然地理特征的问题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第二荒漠化的成因是本节课重点,并且人为原因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决定性原因。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教师:阅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主归纳水土流失的成因。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教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还有哪些?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在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时可从黄河中游和下游角度分析。转折:现在我们知道了水土流失的危害,那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工程措施具体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等措施,农业措施有耕作手段、生产技术和灌溉技术等。学生:认真记笔记合作探究教师:阅读70页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材料,小组合作回答问题,小组完成后派代表展示学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参考答案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板书)教师:大家阅读课本第70页,我们来了解一下全球荒漠化分布、我国荒漠化分布和荒漠化的问题,找到之后自己动手画横线。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请大家思考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大家答的都很好,我们总结如下:荒漠化的危害可以从沙埋、风蚀、污染大气和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入手。教师:请大家自主阅读消失的楼兰古国材料合作探究教师:阅读课本73页材料,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学生:合作并回答问题教师:课件展示参考答案【课后小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内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为荒漠化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措施。【板书设计】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土地退化土地退化类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措施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全球荒漠化分布我国荒漠化分布荒漠化面临的问题荒漠化的危害【课时作业】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1~3题。1.下列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冻融荒漠化发生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其表现为植被衰退、土壤退化、地表裸露化、破碎化的土地退化过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冻融荒漠化问题日益凸显。据此完成4~5题。4.我国冻融荒漠化集中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5.高山雪线附近地区的下列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有可能加剧冻融荒漠化的是( )A.寒潮 B.水稻种植 C.工程开发 D.砍伐森林【教学反思】亮点:①本节课自主思考和探究活动较多,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②本节课讲解了荒漠化的类型,黄土高原的危害和治理措施,补充内容较多,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不足:课堂时间有限,未能讲解多种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和措施建议: 采取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