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5 氧气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不会大幅度减少,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气,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恒定。例题1.(2022 金坛区校级模拟)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答案】C【解析】A、水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选项错误;B、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选项正确;D、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综上所述:选择C。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g·L-1,空气的密度为 1.293g·L-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3)氧气不易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L 水中大约能溶解 30mL气。(4)氧气的三态变化:气态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为淡蓝色液体,固态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例题2.(2022 绿园区模拟)下列对氧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化性 B.支持燃烧C.供给呼吸 D.通常不易溶解于水【答案】D【解析】A、氧化性需要通过氧化反应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支持燃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供给呼吸,是指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际上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的过程。因此,该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它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D。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灰黑色固体)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1) 实验用品: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木炭(2)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 C+O2 CO2化学方程式 :C+O2 CO2(3)实验现象:(1)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2)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2.硫(黄色固体)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1)实验用品: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硫(2)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 S+O2 SO2化学方程式 :S+O2 SO2(3)实验操作: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4) 实验现象: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蜡烛(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1) 实验原理: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2)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产生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1) 实验用品:细铁丝、酒精灯、集气瓶、火柴、坩埚钳(2)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 Fe+O2 Fe3O4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4)实验结论: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体现了氧气具有助燃性。(5)注意事项:a.用砂纸把细铁丝打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b.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d.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瓶中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e.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f.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5.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1) 实验用品:镁条、酒精灯、坩埚钳、火柴(2)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镁+氧气 氧化镁符号表达式: Mg+O2 MgO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6.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而不是变化的本质。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颜色的变化,是否发光、放热,是否形成烟和雾,是否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描述实验现象三忌:(1)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若描述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就是错误的,正确的描述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忌脱离实验实际。如在描述时把黑色固体说成白色固体。(3)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只描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发出蓝紫色火焰”都是不全面的。描述实验现象时注意准确性:(1)烟与雾:“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2)光与火焰:“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木炭燃烧等只产生光而不产生火焰。“火焰”是气体或沸点低的固体、液体物质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蜡烛、酒精、可燃性气体等燃烧产生的火焰。例题3.(2022 那坡县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燃烧后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A错误;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都是气体,故C错误;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不会燃烧,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择B。例题4.(2022春 芝罘区期末)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水越多越好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C.不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铁丝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增加可燃物【答案】C【解析】A、集气瓶中的水不是越多越好,适量即可,该选项不正确。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正确。C、不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正确。D、铁丝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该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例题5.(2021秋 密山市期末)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B.氢气、C.红磷、D.铁丝、E.木炭。用序号填空:(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2)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答案】(1)A。(2)D。(3)B 。(4)E 。【解析】硫粉燃烧时有火焰产生,生成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选A;(2)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纯氧中燃烧能够观察到燃烧剧烈,火星四射,故选D;(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因此燃烧后能够观察到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故选B;(4)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E。三、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2.氧化反应的分类:氧化分应可分为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和缓慢氧化反应。剧烈氧化会发光、放热,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放热较少,但不会发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部分缓慢氧化会变成剧烈氧化,比如自燃。3.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概念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被擦觉的氧化反应举例 所有有氧气参加的反应 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区别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联系 都是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例题6.(2021秋 平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酒和醋的酿造 B.盐酸除铁锈C.农家肥的腐熟 D.天然气燃烧【答案】B【解析】A、酒和醋的酿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除铁锈,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C、农家肥的腐熟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符合题意;D、天然气燃烧,是天然气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四、氧气的用途氧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方面应用广泛,主要用途有:1.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航空等;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焊接和切割金属等。例题7.(2022 重庆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炼钢 B.航天 C.气割 D.防腐【答案】D【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可用于航天,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割,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利于微生物和细菌繁殖,不能用于防腐,故选项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最新中考试题、最新模拟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秋 环江县期末)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气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D。2.(2022春 泰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略有气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说法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可以在水中溶解,而不是易溶于水,说法错误;C、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说法正确;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法错误;综上所述:选择C。3.(2022 邵阳)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硫【答案】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在氧气中点燃发出白光,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综上所述:选择B。4.(2022 高唐县三模)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步关键操作,其中跟燃烧没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是(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B.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C.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待红热后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D.集气瓶预先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答案】D【解析】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的氧气较纯,利于铁丝的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B、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利于铁丝的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C、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待红热后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利于铁丝的燃烧,故C不符合题意;D、集气瓶预先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故燃烧无关,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D。5.(2022 蜀山区校级模拟)在空气中使用酒精灯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停止灼烧待铁丝冷却,使用滤纸擦拭铁丝,发现有黑色物质附在滤纸表面。仅根据以上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铁丝不是可燃物B.空气中氧气不能与铁丝反应C.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物质D.空气中使用酒精灯无法使铁丝燃烧【答案】D【解析】A、用酒精灯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不能说明铁丝不是可燃物,故A错误;B、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则铁丝可以与氧气反应,故B错误;C、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物质,但该黑色物质可能是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文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支撑这一结论,故C错误;D、铁丝发生红热现象不燃烧,说明在空气中使用酒精灯无法使铁丝点燃,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6.(2022 郑州模拟)在做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集气瓶中通常不加水或细沙的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答案】D【解析】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通常加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通常加水,以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通常加水或细沙,以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通常不加水或细沙,故选项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7.(2022 渝中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是无色的液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答案】C【解析】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该选项不正确。B、硫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该选项正确。D、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8.(2022 朝阳区二模)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点燃铁丝下端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B.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D.集气瓶底部的水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答案】C【解析】A、点燃铁丝下端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故选项说法正确。B、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9.(2022 宜昌)医疗急救常用到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常用到的气体是氧气。综上所述:选择B。10.(2022 鄂州)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B【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11.(2022春 利津县期末)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 。A.二氧化碳B.可吸入颗粒C.一氧化碳D.稀有气体(3)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多是物理变化C.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释放氧气的过程【答案】【解析】(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答案为:混合物;物理变化;(2)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可吸入颗粒属于空气污染物;C.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答案为:BC;(3)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B.“氧循环”指得是氧元素的循环,多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C.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消耗氧气的过程,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12.(2021秋 邵东市期末)现有①木炭 ②硫粉 ③红磷 ④镁带 ⑤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3)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6)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答案】(1)②;(2)③;(3)④;(4)①;(5)②;(6)⑤。【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6)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三.实验题(共2小题)13.(2021秋 江夏区校级月考)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2)图丁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4)写出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坩埚钳。(2)碳+氧气二氧化碳。(3)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解析】(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故填:坩埚钳。(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故填:碳+氧气二氧化碳。(3)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故填: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4)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14.(2021秋 香坊区校级期末)如图是木炭燃烧实验,请回答问题:(1)木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用来夹取木炭的仪器的名称 。C图实验观察到木炭燃烧,发 ,放热;(3)对比B、C两个实验,发现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 ;(4)D实验的目的是 。【答案】(1)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2)坩埚钳;白光:(3)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4)验证生成物为二氧化碳。【解析】(1)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2)夹取木炭燃烧的仪器是坩埚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坩埚钳;白光:(3)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且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故答案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4)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验证生成物为二氧化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