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知识目标
1.学会阅读大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大气现象。
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2.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
2.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使学生懂得天气的多变性。
4.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一:“神六”与天气
提问:
1.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
2.同学们知道飞船发射和着陆的时候对天气状况有哪些要求吗?
在10月12号发射当天凌晨四点多的时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空还飘着雪花,这对于飞船的发射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而到八点多的时候,大气已经好转,变得有利于飞船的发射。我们的飞船最终准时飞上了太空。
材料二:日常生活中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
1.天气是如何预报的呢?
2.同学们平时的天气信息是通过哪些渠道得来的呢?
同学们每天都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天气预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去看:
1.天气预报节目最初出现的是一幅什么画面?
2.天气预报节目包括哪些环节?
天气预报可以预报出最近两天的天气,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比较准,像国庆节那几天的天气就都预测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来看。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采集信息)-接收信息-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发布天气预报
一则天气预报的制作是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展示卫星云图)就算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天气图也是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智慧才完成的。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吗?
提问:图中A、B、C的天气用哪些符号来表示呢?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常用的天气符号。接下来的活动是“飞来飞去”,比比哪位同学的眼力准、记忆力好。
好,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想以后大家再看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不需要主持人解说,应该就知道各地的天气情况怎么样了。
同学们已经看了这么多天气预报,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则天气预报里必须要说明的情况有哪些呢?
我们必须要说明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注每天的阴晴、气温变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会关心影响人们身体的空气质量如何。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51页的“空气质量日报”,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怎样判断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3.空气质量的高低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给出材料进行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
空气中的污染物都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而逐渐增加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到人类的活动要和环境的发展协调一致。
课堂小结
天气和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够预知到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