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社会法治 综合期末模拟试卷2(含答案及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社会法治 综合期末模拟试卷2(含答案及答题卡)

资源简介

答题卡
班级 学号 姓名
选择题
非选择题
1[A][
B]
[C]
[D]
6[A][B][C]
[D]
11[A][B]
[C][D]
16[A]
[B][C]
[D]
2[A]
[B]
[C]
[D]
7[A]
[B]
[C]
[D]
12[A]
[B]
[C]
[D]
17
[A]
[B]
[C]
[D]
3 A]B]
LcJ
[D]
8[A]
[B]
[C]
[D]
13
[A]
[B]
[C]
[D]
18[A]
[B]
[C]
[D]
4[A]
[B]
[cJ
[D]
9[A[B]
[C[D]
14[A][B]
[C][D]
19[A]
[B]
LcJ
[D]
5[A][
B]
Lc]
[D]
10[A][B][C][D]
15[A][B]
[C][D]
20[A]
[B]
[C]
[D]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100分。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 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 Ⅰ
说明: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1.读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气温与降水图,据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的气候原因有(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②地势平,土壤肥沃
③人口多,劳动力足④降水大,水源充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B.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越来越大
C.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没有区别
3.中新社约翰内斯堡6月6日电: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南非赛区决赛6日在南非落下帷幕。下列关于汉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语仅在我国范围内使用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汉语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之一 D.汉语仅限我国汉族人使用
4.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次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  )
A.加强了对外交往 B.形成了三国鼎立
C.加速了北朝衰弱 D.加快了民族交融
5.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  )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 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
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中国古代与张荫麟所说的“封建的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8.《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  )
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9.如图所示钱币,因铸造量大、影响广,被称为金属铸币双雄。这两种钱币最早铸造于(  )
秦国 西汉 B.秦国 东汉
C.秦朝 西汉 D.秦朝 东汉
10.绍兴是一座水城,水给绍兴的儒风雅俗打上了鲜明的印记。曾在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的是(  )
A.东晋王羲之 B.唐代李白 C.宋代苏轼 D.元代关汉卿
11.湖心岛上有座烟雨楼。它始建于936﹣947年间,后毁。明嘉靖二十八年(农历己酉年),于湖心岛重建,遂成江南名楼。材料涉及的历史纪年有(  )
①公元纪年 ②帝王纪年 ③年号纪年 ④干支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半岁时失聪的江梦南,依靠学习唇语,26岁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她的事迹感动了国人,启示我们要(  )
①意志坚强,不畏挫折 ②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③独立成长,拒绝帮助 ④热爱学习,服务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当遇到危险时,掌握正确的方法是自我保护的关键。下列同学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立马乘坐电梯逃生 B.雷雨天气,站在电线杆下躲雨
C.遇到交通事故,立刻远离不观望 D.遇到敲诈勒索,独自隐忍不声张
14.《格言联璧》里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终身学习需我们有自觉、主动的态度②实现梦想需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③要想把理想变成现实就必须不懈努力④只要立大志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观点体现正确认识自我重要性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16.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生命来之不易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短暂的
17.202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大中院士曾说过,南开中学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培养,对他中学时代乃至终生受益匪浅。可见中学阶段(  )
A.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B.为我们打开社会进步之门
C.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 D.见证从少年至青年的进阶
1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下列关于孝亲敬长的重要性说法正确的(  )
①是家庭文化的精神内涵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表达 ④是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诗经》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从中看出友谊的特质之一是(  )
A.平等的、双向的 B.一种亲密关系 C.一成不变的 D.心灵的相遇
20.漫画《梦想与毅力》启示我们(  )
A.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所有梦想定能实现
B.只要合理规划时间,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C.实现梦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具体行动
D.实现梦想需要依赖他人的督促和帮助
卷 Ⅱ
说明:本卷有5小题,共6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1.(1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Ⅰ属于 ▲ (东/西)半球。(2分)
(2)请写出下列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甲 ▲ (大洲);a ▲ (大洋);大洲丙和丁的分界线是 ▲ 。(3分)
(3)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大洲河流分布特征的是 ▲ (填数字),乙大洲河流呈现此分布的原因是 ▲ 。(2分)
① ② ③ ④
(4)图中A地属于 ▲ 气候,B地的气候特征是 ▲ 。B、C、D三地比较,降水最少的是 ▲ 地,原因是 ▲ 。(5分)
2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 。(4分)
(2)丙村拟开发攀岩基地,请你说明理由   。(2分)
(3)乙村长期以来经济比较落后。请结合乙村现状,为该村发展经济出谋划策   。(6分)
2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在中国民族史上,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
——杜国林《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1)写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主体民族名称,简述其同周边民族的交往情况。(4分)
材料二: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秦汉史》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简要指出他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4分)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勒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茂陵佛座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见证。在这一时期,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趋势?这一趋势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史料,完成学习任务。(12分)
板块
【工具改革】 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从图1和图2中能获取什么信息?这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3分)
【社会改革】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 商君列传》 (2)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商君”采取的措施。(5)
【政策改革】 (魏主)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高祖纪》 (3)材料中的“魏主”是谁?他的一系列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5.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21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浙江面临严峻考验。浙江省委省政府、各地政府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疫情,众多80后、90后、00后所言铿锵:“让我去”“我加入”“若有战,召必回”……是的,只有凡人挺身而出,未曾有英雄从天而降。
材料二: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命至上”的理解。(4分)
(2)依据材料二,说说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生命?(4分)
(3)“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许许多多平凡英雄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迪?(4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拟卷二答案
选择题
C A C D C C B D A A
D A C C A B A B A C
二、材料题
21、(12分)
(1)西半球 (2分)
(2)非洲 ;太平洋(大洋);巴拿马运。(3分)
(3)图1;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呈放射状奔入四周的海洋 。(2分)
(4)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干燥;C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5分)
22、(12分)
西北;150米
丙村附近等高线重合,是陡崖,因此适合开发攀岩基地
(3)①发展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依据: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且该村交通条件落后。②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依据:乙村周围分布有煤炭资源;③发展旅游业。依据:乙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④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果树、粮食作物等。依据:乙村位于亚热带(温带),光照热量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23、(12分)
(1)华夏族;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3)民族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4、(12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或写推动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商鞅变法;内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北魏孝文帝(或拓跋宏);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5、(12分)
(1)①我们敬畏生命,珍视生命。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4分)
(2)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养护好自己的精神:多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4分)
(3)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